東宮福妾

第102章

字數:2853

發佈時間:2024-11-12 17:42:08

  “日子還短,太醫不一定能把得出來,”程婉蘊讓她們倆在外一切如常,“什麼都等太子爺回來再說……”


  程婉蘊不知為何,一直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不安縈繞心頭。


  有關遴選太子妃的傳言、婉荷留在宮中等候復選以及毓慶宮裡有關李側福晉的一些小事,組合起來都讓她有種風雨欲來的擔憂。


  凌嬤嬤出宮後,宮裡各處的總管都換了一批,唐格格領了新差事,專門打理新建好的院子,近來忙得很起勁,最近都隻能抽空過來說八卦了。程婉蘊這裡也還好,一切如舊,沒受什麼影響,但李側福晉那頭卻開始屢屢碰壁。


  三寶昨個照例來玩,就無意間提及,李氏跟膳房額外要的什麼點心,遲了有半個時辰才送,但也不能說怠慢,因為昨個太子爺有客,膳房掌勺太監都緊著前頭,不得空也正常。


  還有一回,唐格格來說的小八卦,說是李側福晉前陣子讓人送去浣衣局縫補漿洗的氅衣袖口開了線,但現在內務府總管大臣又不是毓慶宮的人,浣衣局說來時便是這樣的,送衣的小宮女百口莫辯,為這點小事大吵大鬧隻會丟自己的臉,李氏隻好吞了這口氣。


  另外,太子爺去送三公主出嫁不在家的那幾天,期間下過一次雨,李氏身邊的親信太監辦差雨天腳滑摔了一跤,恥骨摔裂了,在床上躺到現在都還起不來身。


  內務府很快重新撥了個太監過來伺候,但李氏卻闲放著,也不用。


  還有……小阿哥咳嗽不好,李氏被太子爺很嚴厲地訓斥了。


  總之,李側福晉最近犯太歲,事事不順。


  程婉蘊在宮裡呆久了,也學會從這些看似不相幹的蛛絲馬跡裡發現“華點”了。


  借著凌嬤嬤出宮新舊“領導”交接的時機,毓慶宮的各房總管全被清洗了一遍,但後院女眷是李氏代管,這動作總覺著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然後李氏身邊得力、親近的人也發生意外被撤換。


  就針對性挺明顯的。


  李氏在毓慶宮不說根深蒂固,但也經營了那麼多年,何況程婉蘊一直覺得李氏是很有手腕的人,但這次她吃了那麼多虧卻一聲不吭,是在醞釀大招,還是她知道是誰對她不滿而不敢反抗?


  就讓人細思極恐啊!

Advertisement


  她好想變回當年那個剛進宮傻呵呵的自己,有時候看得太清楚,反而徒增煩惱。程婉蘊撫著肚子暗暗嘆了口氣,雖然距離上次生產才八個多月,但她竟然有些慶幸自己這二寶懷得正是時候,到時若真有什麼大事發生,她就可以捧著肚子關門養胎。


  不得不說,程婉蘊身上是有點玄學在的。


  她直覺特別準。


  烏雲翻卷,悶了好幾日的天終於又要降下大雨。


  豆大的雨滴落到胤礽肩頭時,他正好在乾清宮門前下轎,一眼便瞥見殿前檐廊下,梁九功親自在門口等他,胤礽不由微微蹙眉,連忙加快腳步。


  “太子爺。”梁九功躬身走上前來,眉目慈和,“皇上在西暖閣等您。”


  那裡是康熙讀書寫字的書房,看來這麼急叫他過來不是國事。


  他點了點頭,進了大殿沿著西面回廊走去,梁九功陪侍在身側,忽然用極低的聲音說了一句:“八月十五那日,看完漢軍正白旗,萬歲爺翻看了許久秀女花名冊。”


  胤礽腳步一頓,心下千回百轉,面上卻沒漏出來半分,隻是略一頷首示意知道了。


  梁九功之後再未發一言。


  胤礽懷著一個難以置信的揣測進了西暖閣。


  西暖閣裡擺著當初胤礽特意學著阿婉庫房打的大書架,康熙正坐在那巨大的書架前,一手拿著卷餅吃,一手在看書,聽見他的腳步聲才抬起頭來,指了指下首的椅子,笑道:“保成來了,坐,用膳了麼?”


  胤礽打了千坐下,羞赧道:“回皇阿瑪,還沒呢。”


  “梁九功,讓膳房再進一盤卷餅。”康熙心情不錯,還打趣他,“你的那個格格程氏,沒別的好處,倒是在填飽五髒廟上頭有些天分。”


  “她心思單純,聽說兒子不愛吃東西,便想著法子調理兒子的毛病,”胤礽含笑道,“正好她這樣的身份,本本分分的才好。”


  “嗯,你說的是。”膳房進上剛烙好的卷餅,康熙將盤子挪到他眼前,溫和道,“先吃吧,朕用了兩個已經飽了。”


  胤礽便也吃了兩個,但因為提著心,他全是囫囵吞下,根本沒吃出味兒來。


  等他吃飽漱完口,康熙才狀似無意地將一本花名冊遞給他:“今早榮妃、宜妃相邀過來催朕,讓朕抽個空把老三、老五的婚事定了,朕瞧過了,都是名門閨秀,連同老四的福晉一塊兒,預備過兩日就下旨指婚。”


  胤礽接過那名冊,翻看了裡頭被圈起來的幾個人名與出身,與傳言分毫不差,看來這些消息都是康熙有意漏出去的。


  “既然你幾個弟弟婚事都定了,沒有做兄長還沒著落的道理。”康熙取過帕子擦了擦手,慢慢地說,“朕前幾年就有了屬意的幾家閨秀,隻是你的福晉與其他兄弟的不同,以後是要母儀天下的,她的德言容功都要按照皇後的標準來選,要十二分的賢淑恭孝才行,朕派人仔細打聽了幾年,最後挑來挑去,能瞧上的就也就隻有一個……”


  康熙又從書桌上翻出另一本花名冊,封皮上赫然寫著“漢軍正白旗”。


  “皇阿瑪選的,自然是好的。”胤礽笑著強裝鎮定,但伸手接過那花名冊的一霎,指尖還是不由顫抖了一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兒子都聽皇阿瑪的。”


  康熙卻擺擺手:“你先瞧瞧。”


  胤礽掀開了冊子裡折了角的那一頁,一個被御筆朱砂圈中的名字映入眼簾:“石箬姄,漢軍正白旗人,都統、三等伯石文柄之女,年十五。”


  這懸在頭頂的閘刀終於落下,胤礽反而冷靜了。


  “她的曾祖父可是石廷柱?”胤礽抬起頭來,眼眸一瞬不瞬地望著康熙,似乎想從他已生有些許皺紋的面容上窺見曾經的慈愛,但他隻看到了幾分考量與試探。


  心又墜了下去。


  “石家有從龍之功,出身這樣的人家,”胤礽心底如破了洞的風口,源源不斷的悲涼湧了出來,他卻隻能將所有情緒都強壓下去,依然笑道,“果然毓質名門。”


  胤礽掩飾得很好,康熙聽聞果然頗為欣慰:“還是保成知朕。”


  “石氏雖在漢軍旗,但卻是實實在在的滿洲大姓出身,她阿瑪雖官位不高,但在杭州、福州任官時,官聲極好,這石氏自小跟著石文柄輾轉多地為官,蕙質蘭心的名聲廣播,朕也特地著人去杭州、福州打聽,都說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而且極為孝順父母。”康熙指著那石箬姄的名字侃侃而談,“你恐怕不知道,她母親是代善曾孫女,祖父又是和碩額驸,一家子與宗室很有淵源,你可明白朕的苦心了?你娶了這個漢軍旗的滿人、皇室宗親之後,自然方方面面都有所助益。”


  胤礽仔仔細細聽了,十分高興:“這樣的人家,又是這樣的才名性情,虧得皇阿瑪能尋得著,兒子能得如此賢妻,全賴皇阿瑪拳拳愛護之心,兒子很知足,多謝皇阿瑪!”


  康熙見太子十分歡喜,便也松了口氣,這婚姻大事他可以不告訴保成就下旨,但石氏出身漢軍旗這件事不解釋清楚,容易招人闲話,他也不願保成心裡誤會,因此康熙才有此番召見與諄諄之語。


  他是真的覺得石氏不錯,也很得意自己能尋到這樣好的兒媳婦。


  石家與滿人漢人宗室都有牽扯,可謂是面面俱到的妻族勢力了,用得好,未來一定能給太子帶來助力。更重要的是,石文柄的父親石華善已死,石家在朝堂上再沒什麼高官了,甚至留在京城裡的族人都少得夠嗆,選這樣出身的太子妃,既不會打破現有朝局的平衡,也不會讓滿蒙八旗有厚此薄彼之感。


  康熙遴選太子妃,自然比選其他皇子福晉要考慮更多。真要選了滿洲勳貴裡的某個重臣之女,豈不是又要生出個索額圖?可他卻沒有第二個明珠!


  石家祖上雖然榮耀,但如今的確有些沒落單薄,這也沒什麼大礙,等以後……太子有朝一日登臨大寶,再加恩扶持妻族就是了。


  當初佟佳氏在先帝一朝不也默默無聞?佟國綱、佟國維都是他一手扶持提拔上來的。

暢銷精選

與阿飄度過人生最後一年
與阿飄度過人生最後一年 我結了一門陰親。因為我得了重症想要錢。沒想到後來我的 死鬼老公天天纏著我: 「晴晴,我們接下來去哪玩啊!」
 絕對臣服
絕對臣服 男朋友的白月光回國了。同學聚會上有人問他:「現場有沒 有你心動的女生?」他回了一個字:「有。」可是他的目光 不是看向我,而是她。
應序淮
應序淮 我穿越到十年後,已婚,喪偶。過世老 公給我留下了巨額遺產,以及一張眉清 目秀的遺照。
棠梨映雪白
棠梨映雪白 "全京城都知道我是江簇未過門的新婦,這輩子非他不嫁。 我卻在他淪為罪臣之子時,狠心毀掉婚約。 大家都道我無心無情。 直到三年後,江簇作為主帥大破敵國,浩蕩凱旋。 我也跟著他回了京城。 可是這一次,沒有人能看見我。"
無鹽
無鹽 "被裴願推向山匪的時候,我終於死心了。 成婚五年,我上敬公婆,下和兄弟。 秉公守正打理內院,長袖善舞光耀門楣。 可我還是沒能得到裴願的真心。"
所愛隔山海.
所愛隔山海. "凌晨三點,江衍的社恐小助理攔住了接親車隊。 她跪在暴雨中,哀求江衍不要娶我。不然,她就會死。 眾目睽睽之下,我讓司機掉轉了車頭。 他的朋友們紛紛起哄。"
一把剪刀
一把剪刀 "當紅女星為了展示自己的個性。 一把剪短了禮服。 而我作為她的服裝造型師。 因為無法將禮服完好歸,被高定品牌永久拉黑。 我失業回家。 卻發現她成了我弟新談的女朋友。 見面時,她身上還穿著媽媽留下來的裙子。"
颱風天我被趕出家門
颱風天我被趕出家門 "超強臺風來臨前,爸媽把我趕出了家門。 理由是擔心家裡吃的不夠,多我一張嘴,哥嫂和侄子們挨餓。"
設置
  • 主題模式
  • 字體大小
  • 20
  • 字體樣式
  • 雅黑
  • 宋體
  • 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