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千歲[重生]

第120章

字數:3527

發佈時間:2024-11-19 14:10:47

  老道士為他批命,言他乃天煞孤星之命,克六親死八方。華蓋逢空,偏宜僧道。竟勸他放下執念,皈依三清。


  薛恕自然不肯,隻問他:“心中不淨,何以修道?”


  最後老道士無奈為他起卦,連卜九掛,卦卦皆為大兇。說他與殷承玉命中相克,本就有緣無分。今生已是一死一傷,便求了來世,亦隻能重蹈覆轍。


  他不肯信命,強求老道士教了他逆天改命之法。


  逆天改命非人力所能及,老道士要他建九座往生塔,從極北往極南,依次貫穿整個主龍脈,借助龍脈地氣遮蔽天機。又要積攢功德無數,方能破死局換一線生機。


  然而這片土地早已經四分五裂,從前昌盛的大國分裂出無數小國,代代更迭,如今大燕國境內龍脈早已殘缺不全。


  於是他花了數年時間布局,將殷承玉生前所制定的政策一條條推行下去。行撫民之策,開海禁興貿易,使國富民強百姓富足。待休養生息兵強馬壯之後,便大興戰爭,親自領兵徵戰北方諸部,將之納於大燕國土之中。


  五年間,九座往生塔次序建造完工。


  當龍首上那座最大的往生塔完工之日,他入冰棺,與殷承玉的屍身合葬。


  殷承岄與謝蘊川攔他不住,隻能失態地叱罵,說他已經病入膏肓無可救藥。殷承岄甚至揚言等他死了,必要將他皇兄的屍身遷回皇陵。


  老道士也說此法無人試過,未必能成。


  但他早已經撐不下去。


  不論成或者敗,生或者死,他與殷承玉總是在一起的。


  如此便好。


  老道士曾同他說,這人世間總是苦多歡樂少,有諸多遺憾和不圓滿,勸他莫要執著。可從魚臺驚鴻一瞥始,殷承玉便已是他的孤注一擲。


  執念早已融入骨血,放不開,舍不掉。

Advertisement


  好在上天總是垂憐他的,他曾吃過許多的苦,卻到底苦盡甘來,換得所愛之人。


  “臣曾許諾過,若是願望達成,便來紫霄宮上三柱香還願。”


  自恢復記憶以來,他便沒有再主動尋過老道士。如今恰逢其會,便來履行曾經的諾言。


  “既還完願了,便回去吧。”殷承玉收回目光,罕見得並未追根究底,而是率先往外走去。手臂擦過薛恕時,指尖順勢勾住了他的手。


  他素來畏寒,冬日裡體溫總要低一些,如同沁涼的冷玉,緩解了經年積壓心底翻騰不休的情緒。


  眼底的陰霾散去,薛恕纏住那根手指,手掌整個覆上去,將他的手攥在手心裡。


  二人並肩而來,又並肩同去。


  山下的馬兒瞧見主人,踩著碎雪發出低低鳴聲。


  殷承玉解開韁繩上了馬,卻沒去抓那凝了冰雪的韁繩,而是側臉瞧著薛恕道:“天寒風大,吹得孤臉疼手疼。”


  說完,便拿一雙潋滟的眼睛定定看著他。


  薛恕與他對視一瞬,便立即領會了他的意思,將韁繩收在馬鞍一側,朝著殷承玉走來:“臣替殿下馭馬。”話音未落,人已蹬著馬磴坐上了馬背。


  身後貼上來一具暖和的身體,殷承玉舒適地眯起眼,往後靠了些,汲取他身上的溫度。


  薛恕替他整理好狐裘,方才執起韁繩,策馬折返。


  另一匹空下的馬兒,揚蹄噠噠跟在了後頭。


  …


  兩人共騎一路,直到快與隊伍匯合時,薛恕方才回了自己的馬上。


  因為要等他們,隊伍行得並不快,此時才出了武昌府,入了德安府境內。


  殷承玉棄馬上了馬車,隊伍邊一路北行,往望京行去。


  二月裡北方嚴寒未退,道路依舊難行。隊伍放滿了速度,從二月中旬行到二月下旬,方才進入了北直隸地界。


  到了此處,殷承玉與薛恕便要分頭走。


  殷承玉先行,薛恕則率百餘名番役繞道,滯留數日後再行回京。


  二月末尾,冬未去春已至。凌亂的冰雪之下,已經有綠意煥發。殷承玉瞧著那一隊人馬聲勢浩蕩地離開,方才放下了馬車簾子,閉目養神。


  又行五日之後,太子車駕終於抵京。


  殷承玉在午門前下了馬車,先去同隆豐帝稟報賑災事宜,又命隨行的戶部官員,將災情核定的文書交至戶部,屆時戶部便會減免受災地的賦稅。


  待一切事宜交接完畢之後,方才折返東宮。


  隻是剛出了乾清宮,就被虞皇後派來的女官攔下了。


  “可是母後有事?”殷承玉一邊隨對方往後宮行去,一邊壓低了聲音詢問。


  女官左右四顧一番,確定沒有旁人耳目之後,方才小聲稟明了情形:“殿下不在的這些時日,東邊那位又不安分了,娘娘與小殿下倒是未曾出事,隻苦了容妃娘娘。”


  意外聽到了容妃,殷承玉眉頭微蹙:“與容妃有何關系?容妃出事了?”


  女官嘆了口氣,方才和盤託出:“就在四日之前,娘娘帶著小皇子與容妃一道去蕉院遊景,中間休息時,用了些糕點茶水。那日也是巧得很,陛下聽聞兩位娘娘與小殿下在焦園賞景,破天荒命人送了糕點茶水過來。陛下御賜之物,底下人也不敢妄自揣度,就沒驗毒,可誰知道那其中一樣糖漬桂花糕裡竟摻了毒……”


  聽到糕點摻了毒,殷承玉的臉色就沉了下來。


  女官也恨恨咬了牙,壓抑情緒道:“那糖漬桂花糕從前是咱們娘娘最喜食的,但恰逢那幾日娘娘脾胃有些不適,遵醫囑少食這些甜膩之物,便沒有用。反倒是容妃陰差陽錯用了一塊……那毒性猛烈,還未來得及離開蕉園,容妃就發作了出來,當即就要不行了。太醫來看過後,說是中了毒。毒正是下在了那碟糖漬桂花糕裡。皇後娘娘得了確切消息後便立即將此事稟告了陛下,請求徹查。陛下倒是命人將經手的御廚和太監宮女都押去審了一遍,也審出了結果,下毒之人正是送糕點的一名太監。隻是……隻是……”


  “隻是什麼?”殷承玉面如霜雪,低沉的聲音底下壓抑著磅礴的怒意。


  女官心頭顫了顫,穩住了聲音繼續說:“……隻是那太監卻說,他原本想要害的是皇後娘娘。隻因皇後娘娘曾斥責他辦事不夠妥當,他懷恨在心,便借此機會下了毒。卻沒想到皇後娘娘沒吃糕點,反叫容妃娘娘吃了。如今宮裡頭都在傳,說容妃娘娘是代皇後受了過。”


  還有更難聽些的,甚至說皇後是拿容妃當了替死鬼。


  可皇後派人私底下查了,那日陛下之所以忽然興起賞賜糕點,分明是文貴妃起得筏子!至於那送糕點的太監,在招供之後就咬舌自盡了,明眼人都瞧得出有問題!


  可陛下礙於顏面就此打住,並不願繼續深究。皇後娘娘又因為容妃的病情憂慮不已,將坤寧宮的人都拘在了宮中,不許往外去更不許因此與人爭吵。


  直到今日太子返京,皇後才命她來請太子。


  女官這幾日也是憋屈很了,說起來神色又怒又恨。


  “容妃情形如何?”殷承玉問。


  “皇後娘娘命太醫用了最好的藥,暫時是吊住了一口氣,可人卻一直沒醒。太醫說隻能盡人事聽天命。”


  殷承玉眉心發緊,又問:“大皇子呢?可還好?”


  女官搖了搖頭:“大皇子得了消息之後,便一直衣不解帶地在永熙宮侍疾,連煎湯藥都不肯假於人手。”


  殷承玉聞言神色愈發凝重,往坤寧宮去的腳步便頓了頓,略一斟酌,便道:“孤先去永熙宮看看,你先去回稟母後。”


  女官福了福身,去同虞皇後回信。


  殷承玉則大步往永熙宮行去。


  如今已是三月裡,風雪已停,可冰雪尚未化盡。早春料峭的寒風撲面而來,一片寒涼。


  到了永熙宮前,殷承玉疾行的腳步頓住,他在門前站了一會兒,方才繼續往裡走。


  殿外伺候的宮人瞧見他欲要行禮,卻被殷承玉抬手制止,他放輕了步伐,踏入了主殿之中。


  主殿中極安靜,伺候的宮人都被打發到了外頭,唯有兩位太醫和殷慈光守在內殿。


  兩位老太醫在一邊隨時候命,殷慈光則背對著門扉,正端著一碗湯藥,舉著瓷勺小心翼翼地給容妃喂藥。


  從殷承玉的位置看過去,隻能瞧見他小半張側臉。那張精致秀麗的面容蒼白消瘦得不成樣子,藏藍色四爪蟒袍穿在他身上,竟空蕩蕩無所著落。


  明明就在他離京之前,殷慈光才恢復了身份,為母子倆避過一劫而歡喜。


  殷承玉如今回想,還能憶起當時他眼中的光彩與希望。


  可人世總是無常,希望覆滅亦不過一瞬間。


  殷承玉的腳仿佛釘在了殿門前,重若千鈞。許久,方才艱難地邁步進去,喚了一聲“皇兄”。


第109章


  殷慈光聞聲回過頭來,目光失去焦距一般地遊離數息,方才聚攏起來看清了出聲的人是誰。


  “殿下怎麼來了?”他的語調極慢,神色木然地看了殷承玉一眼,接著想起碗中的藥還沒喂完,便又扭頭過去喂藥。


  躺在榻上的容妃面如金紙,唇色泛青,姣好的容貌被病容腐蝕,瘦削得駭人。


  殷承玉喉頭堵住一般,盯著殷慈光消瘦的背影看了半晌,給太醫使了個眼神,放輕動作去了外間。兩個太醫也跟了出來。


  “大皇子這些日子一直是這副模樣?”


  老太醫嘆氣道:“大皇子與容妃感情甚篤,自容妃中毒昏迷之後,便不眠不休地在永熙宮照顧。除了更衣擦身不便,其餘一應事宜半點也不肯假於人手,每每累極了就席地靠著床柱眯一會兒。我等勸了幾回,實在是勸不動。”


  殷承玉又問:“容妃的情形如何?”


  自踏進永熙宮之後,他的眉頭便沒有片刻舒展過。


  “這……”兩位太醫面面相覷,最後還是據實相告:“毒性劇烈,已經深入肺腑。如今。如今隻能吊著一口氣……”


  這已經是極其委婉的說法了,若不是皇後下了令讓太醫院全力救治,又拿出了坤寧宮珍藏的珍貴藥材,這一口氣都未必能吊住。


  想到此處,兩位太醫不由露出憐憫之色。


  之前疙瘩瘟時,他們還與大皇子打過交道。大皇子的醫術並不差,他們能看出來的東西,大皇子如何會看不出來?


  隻不過不肯相信殘酷事實罷了。


  殷承玉捏了下眉心,緩緩吐出一口濁氣。心口有股氣堵著,上不去,也下不來。


  揮手放回了太醫,他站在內殿門口,卻沒有再進去打擾。


  過往種種自眼前劃過,再沒有人比他更清楚容妃對於殷慈光的重要程度。

暢銷精選

女配掀桌記
女配掀桌記 "團寵沐雲珠因為偷跑出去玩,又又又出事了,還鬧著不肯喝藥。 「大哥,苦。」眼見方明川端著藥碗進來,她縮著身子窩在方明江懷裡,嬌俏的小臉皺成一團。 而她之所以這樣,不過是恃寵生嬌罷了。 她知道,他們隻是太在乎她了。 在乎到連我這個親妹妹都可以舍棄。"
我這一生人淡如菊
我這一生人淡如菊 我自小胸無大志,好吃懶做。母親為長 遠計,給我立了個人淡如菊的人設。誰 知人設立得太成功,引得崔家為嫡長
當廢妃拿起AK47
當廢妃拿起AK47 "我是皇帝的廢妃。 我和穿越女皇後鬥了五年,全府上下被貶黜流放。 我再復寵回宮之時,闔宮上下都戰戰兢兢,生怕我向他們復仇。 我粲然一笑,拿起了手中的 AK47。"
執著虛歲的媽媽
執著虛歲的媽媽 "我媽總是執著虛歲。 要給八歲的弟弟戶口本上填十一歲。 我覺得荒謬,考慮到會給弟弟以後帶來麻煩,極力勸阻才讓她少填了兩歲。 後來,弟弟因為年齡不達標錯失最後一屆飛行員招生機會。"
晚情
晚情 "父親漠視,嫡母磋磨,妹妹刁難。 我一度以為我破爛的一生會如此持續下去。"
沒有人會一直在起點等你
沒有人會一直在起點等你 "重病的女兒籌到部分善款。 妻子身為愛心籌平臺的高管,卻濫用職權將錢挪給男閨蜜還賭債。 我求她讓孩子先治病,她卻以為我在吃飛醋。"
死後上岸財神助理
死後上岸財神助理 被渣男背叛後,頭腦一熱的我跑去學人家在橋上跳水。結果熱身沒做
天命女帝
天命女帝 我的匠心閣新來了個奇人。她自稱穿越女,是天命之人,十分狂傲。
設置
  • 主題模式
  • 字體大小
  • 20
  • 字體樣式
  • 雅黑
  • 宋體
  • 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