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軌

第41章

字數:4125

發佈時間:2024-11-22 17:35:33

  而源頭就在福利院。


第37章


  從源頭查起,這個決定並沒有得到小組成員的一致同意,還是有少數人表示擔憂,認為這很有可能是浪費時間。


  傅明裕再三斟酌,決定親自去一趟福利院,又安排人手對顧澎、蕭婓進行詢問,當然是以協助調查的名義。


  車開到一半時,傅明裕收到F國私家偵探發來的郵件。


  郵件裡包括他在療養院拍下的所有照片,裡面有三分之二是自稱為林純的女人和Anna的對話抓拍。


  在高清鏡頭下,任何微表情都無所遁形。


  傅明裕仔細審視照片中兩個女人的肢體動作,由於鏡頭抓拍非常快,Anna的表情變化就像是翻頁動畫一樣,每一張都能看出和上一張的細微不同——從平靜,到懷疑,到驚訝,到哀傷,到痛苦,直到最後泣不成聲。


  Anna哭得絲毫不介意自己的形象,事實上她的臉色在最初就不好,病氣已經透出皮膚,臉色發灰,在痛哭的過程中,皮膚已經由灰白變成了紫紅,似乎正在經歷人生中最痛苦的時刻。


  再看照片上標注的時間,兩人單獨對話不過十分鍾,到底“真林純”說了什麼,會令Anna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出現這麼極端、欺負巨大的情緒變化?


  傅明裕很快撥出電話,接通後便迅速提出疑問。


  私家偵探回憶說:“我隻聽到一小段,當時我的感覺是,沒什麼特別的,不至於這麼痛苦。不過這幾天我又有了新的發現,我的感覺也在發生變化……我得承認,是我大意了。”


  私家偵探又道,因為Anna是被他帶去療養院的,他原先以為隻是借助Anna來辨認“林純”的身份,沒想到會鬧到Anna自殺的地步。


  在那天回去的路上,Anna一直在默默流眼淚,還看著窗外。


  私家偵探問過她好幾次,還在半路上停過一次車,買了一杯咖啡給她,希望她能好受一點。


  他不放心,送Anna到家門口還安慰兩句,但Anna似乎並沒有聽見,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Advertisement


  私家偵探說,現在回想起來真的很後悔,其實當時自己應該多做一些事,或許還能挽救這條性命。


  因國內警方和Anna沒有接觸過,對於她的自殺隻有震驚和唏噓,而私家偵探和她接觸了幾個小時,也被傳染到那些痛苦哀傷的情緒,代入感更強烈。他說這件事令他寢食難安,連續幾天都在做噩夢,做私家偵探這麼久很少這樣,感覺自己好像越線了,還不禁自問,如果他不接這一單,如果他沒有帶Anna去療養院,如果他能再重視一點,多寬慰兩句,是否Anna就不會死?


  總之就是這些困擾,令私家偵探開始調查Anna的過去,還把Anna和“真林純”對話的照片全都整理出來,試圖找出Anna自殺的原因。


  他轉述說,好像是從“真林純”說的那幾句話之後,Anna原本還算平和的情緒就一下子繃不住了,逐漸走向失控。


  “我的人生充滿了背叛和欺騙,隻有你真的愛過我,你對我是真誠的。就像我愛你。我很後悔離開你,如果當時我能再成熟一點,我想咱們現在都會很幸福。對不起,都是我的錯,我希望你能遇到一個真正對你好的人,永遠保護你。”


  正如私家偵探所說,這幾句話聽上去很普通。


  當然,他們都是旁觀者,不了解她們的故事,無法代入其中。


  私家偵探說:“我後來去查過,也問過熟悉的警官。他幫我打聽了一下,說Anna一直在吸食藥物,已經成癮。她的身體不好,但有什麼病他也說不清楚,隻知道從Anna家裡找到大量的止疼藥。自殺當晚,Anna曾經磕了藥,還吃了止疼藥。以她那種吃法,如果不立刻洗胃,是一定會有生命危險的。至於之前提過的輕度抑鬱症,其實Anna的朋友圈裡很多人都有,而且幾乎都和家庭、過去經歷帶來的創傷有關。她還是一個創傷療愈小組的成員,這在我們這裡很常見,就是一些有童年陰影、家庭創傷的人聚在一起,講一些自己的遭遇,互相療傷。Anna和其中一個成員曾經約會過幾次,結果很糟糕。聽說在和林純分手之後,Anna就一直渾渾噩噩,後面經歷了幾次關系都非常是一塌糊塗,她還在小組裡說過,自己曾經有過一段非常美好的戀愛,也是唯一一次,令她終身難忘,隻要想起這段她就能感覺好受一點,這說明她的人生並沒有那麼糟糕,還會有人願意愛她,會永遠地保護她。”


  “還會有人願意愛我”“我隻希望能有人愛我”。


  這樣兩句話在一些人心裡,隻會不以為意,覺得就算沒有人愛也無所謂,自己愛自己就好了。隻有自己才是這個世界上第一個最該愛的人,當有多餘的愛,再去分給別人。


  然而對於Anna這樣的人來說,她的全部價值都來自他人,她的心是碎裂的,她沒有能力去愛自己,隻能通過他人的愛來證明自己是值得的。


  而且Anna不僅自卑,還有扭曲的自尊心,若是他人表示的關懷中流露出同情、憐憫,這無疑對她是另外一種傷害。


  這樣說有些矛盾:我愛你,愛你的一切,愛這個破碎的你。這樣的愛意原本就是帶著憐惜成分在的。


  Anna生活的群體每一個都和她一樣,兩個破碎的人都希望對方能愛自己,卻又沒有能力去愛對方,注定是悲劇。


  聽到這裡,傅明裕提出疑問:“據我們收到的資料顯示,林純也是這個群體中的一員。為什麼她是特別的?”


  私家偵探回答:“我也覺得奇怪,還去問過她們的朋友。她們都說林純根本不像是他們這個群體的人,她很陽光,很堅強,隻有真正了解她的朋友才知道她有多不容易。換一個人可能會變成第二個Anna,但隻有林純,她在經歷那麼多之後,還能積極向上。和林純在一起的時候,連Anna都變得開朗了,所有人都認為Anna有機會痊愈。”


  私家偵探又說,他的警察朋友幫他查到林純養父母的報警記錄,說是林純打傷了養父,不過這件事到後來“和解”了。從那以後,林純就從那個家庭搬了出來。


  Anna曾經的朋友說,他們並不確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不過有一次Anna磕了藥之後吐露了幾句,說林純養父曾多次性侵她,當時的林純還是幼女。


  可Anna又說,並不是每一次都成功,當林純有力量之後就開始反抗。事實上林純的意識覺醒,遠比其他同齡女孩要早,反抗意識也非常強烈。


  朋友說,這種事即便Anna不說,其實大家也猜得到。都是從破碎家庭裡出來的,無外乎就是那些事。要麼是家暴,要麼是性侵,要另一個小孩子的心碎掉,不再相信人,隻要傷害一次,就會記住一輩子。


  到這一步,傅明裕總算有些明白。


  Anna早已放棄了自救,或者說她就沒有想過自救,不認為依靠自己的力量可以從過去的夢魘中掙脫出來。她在裡面掙扎著,自我矛盾地生活著,痛苦卻習慣。


  林純出現了,雖然同樣有不堪的經歷,但林純不僅有能力自救,還可以拉Anna一把,彌補Anna缺失的愛,令Anna感受到被保護、被愛的幸福感。


  而這一切都隨著林純的離開而消失。


  如果Anna從未嘗到過“甜頭”,就不會去比較,嘗過之後便覺得這是最好的,始終回味著這段關系。


  當Anna見到已經瘦得不成人形,並且對她親口承認,已經沒有能力再愛她,再保護她的“真林純”時,這無疑是直接宣判了Anna的“死刑”。


  這比分手還要致命,因它掐死的是Anna心裡的希望。


  那兩句祝福語無疑是催命符——極度自卑的Anna根本不相信還會有人愛她,還會有人保護她,連林純都被命運打倒了。


  療養院的對話就像是對糟糕人生的反復宣判,Anna想起來就痛不欲生,需要借助藥物來逃避,或解脫。


  不管Anna在服用大量藥物之前是否有清晰的認知,知道這樣吃會死,事情已經走到這一步,無力回天。


  不過也因為私家偵探的刨根問底,令傅明裕對“林純”有了一層新的了解,而不隻是停留在白紙黑字的簡單描述上。


  這麼看來,林純對於Anna和方曉曉來說都是一個保護者的姿態。


  這也比較符合報警說顧澎強|奸的性格,同樣的事若發生在方曉曉身上,未必敢這麼做。


  而現在拿蕭家醫院當庇護所的“假林純”,似乎和方曉曉、真林純的性格都不太一樣。


  堅強嗎,無疑是的。但除了堅強之外,還有一些詭計多端。


  脆弱嗎,似乎也有。但又不是方曉曉那種脆弱。


  從某個角度來看,方曉曉和Anna有一些像:對於自己弱者、受害者的身份認知非常清晰,還反復對自己洗腦,加強這種認知,掙扎、矛盾,卻沒有想過擺脫這兩層身份。


  最主要的是,她們都認為自己做不到——這又是一種自暴自棄的自我暗示。


  而“假林純”這整一套操作,一點都不像是自暴自棄的模樣,反而積極得很。


  不得不說,以“林純”的身份去補錄指紋這個行為,可以說得上是未雨綢繆,想得非常長遠。


  顯然在當初補錄指紋時,“假林純”就已經預見到了事情可能會有敗露的一天,於是特意在官方記錄裡留下自己的痕跡,用官方的“認可”來證實她就是真的。


  傅明裕想了一路,直到來到福利院。


  去年開始福利院就進行了翻修,環境比之前好了不少。


  傅明裕沒有自報警察身份,就以參觀和有意領養的名義參觀。


  負責介紹的老師非常親切熱情,一路講解。


  傅明裕問了幾個問題,比如小朋友的身體是否健康,領養篩選的條件和過去有什麼不同,包括如果要捐助福利院,需要什麼樣的手續流程等等。


  老師說,現在領養比過去審核要嚴格,主要是發現一些拿領養當幌子的事,導致令人遺憾的結果。


  事實上,福利院的小孩子身體方面肯定是不如正常家庭生活的小孩子那樣健康,有些成年人是因為經濟狀況丟棄孩子,有些是因為性別,有些是因為自己還是孩子,沒有能力撫養,還有一定比例的成年人是因為孩子有先天性疾病。


  傅明裕又問,什麼是“拿領養當幌子”?


  老師見傅明裕一臉好奇,尷尬地說,有的孩子被領養之後沒幾年就消失了,不過因為是在海外,他們也隻能問一問,不可能真的派人過去追究。


  傅明裕話鋒一轉:“有沒有這樣的情況,比如說我領養了其中一個小朋友,相處幾天下來發現不是很合適,當然可能是各種原因。我能不能再將這個小朋友送回來,換一個更適合的?”


  “這……”老師不僅尷尬,而且透露出排斥,顯然傅明裕這個問題令他覺得為難和冒犯。


  老師收拾好表情,解釋說,前期審核是非常嚴格的,而且是一對一的審核,並不存在中途換人的情況。就算領養回去的小孩子不合適,也不可能再送一個過去。遇到這種無理要求,他們會立刻關閉領養人夫妻的審核通道,不再來往。


  老師的回答恰好驗證了傅明裕的懷疑。


  既然是一對一的審核,而非一對二,那麼方家又是怎麼做到的在幾天之內換一個小孩子呢?


  哪怕是小貓小狗,帶回家養一段時間,後來不管出於什麼原因將其送人,甚至是遺棄,小貓小狗是一定會有感覺的。它們知道主人不要自己了,性格開朗的倒是能快速適應環境,性格內向的可能會因此抑鬱,不吃不喝。


  連貓狗尚且如此,何況是人?


  小孩子的內心是最敏感脆弱的,他們有著敏銳的觀察力和對環境的感知能力,會察言觀色,知道大人是否喜歡自己。有的故意叛逆,有的故意討好,都是被環境和成年人的行為左右。


  老師說這裡的小孩子都知道他們和外面的孩子不同,老師也不希望在領養這件事情上給孩子的心靈造成又一次傷害——成年人的選擇,在孩子看來是對他們的否定。他們會認為是不是自己不夠好,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


  老師還舉例說,曾經有過一兩次,審核都已經通過了,領養的夫妻也準備來帶孩子去新家了,卻在臨門一腳的時候變卦,說了一些自己的顧慮,最終放棄領養。

暢銷精選

同桌兩年
同桌兩年 "我的高中同桌是個大帥哥。 但他有社交障礙,所以同桌兩年,他不曾和我講過一句話。 高三下期,為了不打擾他,我自行向老師提出換座位,便與他再沒了聯系。再重逢,是在盛華頂樓的辦公室裡。 推開門,他變成了我的頂頭上司,強硬霸道。"
沒錯,我就是那個白蓮花
沒錯,我就是那個白蓮花 對付漢子婊可能需要白蓮花來跟她碰一 碰了。我和周進在一起的第十八天他才 帶我到他朋友面前。
手撕抽象派室友
手撕抽象派室友 "舍友喜歡玩抽象。 我靠實力當選學生會主席,她說我往男人腿上一坐什麼都有了。 結果我被罵上學校論壇,她卻打著哈欠一臉無所謂。"
被當成小三後,我手撕渣男賤女
被當成小三後,我手撕渣男賤女 "結婚七年,老公養在外面的情人帶人跑上門指責我是小三。 「這就是那個小三的家!這裡裝修得這麼豪華,肯定花的都是我老公的錢!」 他們把我家砸了,弄得滿地狼藉。 老公卻用離婚威脅我放過那些人。 「公司現在是我在管理,你現在隻是一個家庭主婦還生了孩子,離了婚你還有什麼可以依靠的?」 看來,去父留子的計劃也是時候提上日程了。"
攬她入懷中
攬她入懷中 「五百萬——」眼前的貴婦人將一張支票拍在桌上,「—— 嫁給我兒子。」我伸向支票的手一頓,「您說什麼?嫁...... 嫁給陸總?!」 「對!餘錦他肯定暗戀你!」
我的弟弟是頂流
我的弟弟是頂流 "我弟林洲是娛樂圈當紅頂流。 外界對他的評價是陽光、開朗,性格溫和。"
不負共白頭
不負共白頭 京城的人都誇我好福氣,狀元郎沈言對我一往情深,不離不 棄。可我完成攻略任務,為他留在這個世界後,他轉頭娶了 公主做平妻。
愛情不能重開
愛情不能重開 我與相愛多年的男人終於生下一個女兒可他卻 在女兒病危之際出軌公司秘書,他匆匆趕到...
設置
  • 主題模式
  • 字體大小
  • 20
  • 字體樣式
  • 雅黑
  • 宋體
  • 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