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君歸

第2章

字數:4521

發佈時間:2024-10-24 12:21:50

皇家宴席,金暖香彝,輕歌曼舞。


酒過三巡,皇帝有些醉意,由張貴妃陪同提前離開。


他這一走,氣氛有了些不同,鳳眼明艷的爍陽大長公主,顧盼笑兮,十指丹寇,親自端給了太孫一碗杏酪。


爍陽大長公主乃先皇之女,景帝之妹,少時曾因和親遠嫁烏羌,景帝即位後,因疆土之爭,大鄴的兵馬打到了烏羌。


據聞那場紛爭,爍陽公主在其中裡應外合,親手殺了自己的丈夫烏羌可汗。


正因如此,回到大鄴,景帝待她極其親厚,改嫁太常寺卿,還誕下一女。


連太子都要恭敬地喚她一聲姑母,更何況太孫這種小輩。


大長公主很和藹,隻道自己親自做的杏酪,皇太孫年少,陪著皇祖父和皇叔父們飲了幾杯酒,定要嘗嘗她這碗杏酪,解一解酒意。


滿殿目光落在太孫身上。


連太子也言笑晏晏,可我直覺,太孫並不想接。


但他沒理由拒絕,因為方才離開的景帝,也嘗過了爍陽公主的杏酪。


他靜默無聲,我在他身邊待了三年,感覺到了情緒的異常。


然後我快步上前,接過公主的碗,捧起就喝。


公主震怒,正欲訓斥,我已經畏縮著躲在了太孫身後,神情惶然。


沒人會跟一個傻子計較,尤其是曾對太孫有恩的傻子。


後來我們平安回到了重華宮。

Advertisement


殿內長明燈搖曳,香爐裊裊。


太孫與我席地而坐,問我知不知道那碗杏酪極可能有毒。


我想了想,認真道:「不要緊的,太孫殿下無恙即可,阿溫的命不值錢。」


他皺了下眉,又問:「孤值得你以身犯險?豁出命去?」


「值得。」


「為何?」


「太孫對阿溫好。」


「哪裡好?」


「太孫給阿溫點心吃,阿溫喜歡太孫。」


我傻笑著看他,一臉真誠,他卻神情嚴謹,有些怔神。


我說得誠懇,他卻臉色不太好看,抿著唇,好一會兒才開口:「你給他抱了?」


怕他不信,我又道:「從前在冷宮,劉春公公也給過阿溫點心,但他不好,他每次都要抱阿溫,我不喜歡他,太孫給我點心吃,從來也沒提過要求,所以太孫是真心對阿溫好。」


「就抱了一次。」


我伸出一根手指:「然後被桂花嬤嬤發現了,嬤嬤很生氣,她說這樣不對,是不好的行為,阿溫也覺得不好,從此都不理劉春公公了,他身上很臭。」


話講完,太孫的臉色卻依舊不好看,凌厲的桃花眼閃過狠色,一瞬間連周身的氣息都變得陰沉。


我心頭一顫,有些害怕:「太孫,阿溫知道錯了。」


太孫眸子深沉地看我,忽然嘆了口氣,薄唇微抿,從袖子裡拿出了隻巴掌大小的蒸蟹。


我有些驚喜:「螃蟹?」


那蠢笨的腦子,忽然記起宮宴之前,我曾在書房小心翼翼地問太孫:「中秋宮宴是不是有蟹?」


太孫當時「嗯」了一聲,目不斜視地看書。


我又問:「螃蟹有幾條腿?」


太孫蹙眉,不耐煩地放下了書,側目看我,眸光清冷。


傻子那時已經不怕他了,瞪著好奇的眼睛,等他解答。


他冷不丁地輕笑一聲:「蟹六跪而二螯,為八足。」


「八條腿呀,它可真會長。」我驚奇道。


太孫輕嗤,沒打算再理我。


然而沒一會兒,我又問道:「蟹好吃嗎?」


…………


阿溫永遠記得,尚為太孫的周承翊,於宮宴上挑了隻螃蟹藏於袖中。


深更的重華宮,燈火搖曳,少年皇孫用修長而有力的手,掰開那隻蟹,取蟹黃於幹凈掌心,遞給對面十三歲,從未見過和吃過螃蟹的傻子。


秋意濃,蟹黃香,傻子瞇著眼睛,小貓兒似的將他手心舔了個幹凈,一臉饜足。


然後鬼使神差地,皇太孫伸出手,捏了捏她肉嘟嘟的臉頰。


三年的點心養出來的肉,果然手感極好。


3


景壽十三年,八月。


朝堂黨政無止息,因政事得失,宰執蔡章被景帝罷黜發落。


一向唯諾的太子也不知哪根筋不對,當眾反駁景帝:「蔡相以直言得人,父皇卻因直言棄他,天下人何議?」


景帝震怒,道:「便讓天下人議朕,賢名留於太子與蔡章,如何?」


太子跪地,冷汗淋漓。


不久,太子囚於東宮。


我在書房為太孫研墨,聽他冷笑一聲,對平西將軍府的舅爺陳晏道:「祖父最忌皇子結黨營私,偏他還是個太子,素日與蔡章並無私交,此番卻去觸祖父逆鱗,受人挑唆至此,蠢如鹿豕。」


太孫與舅爺議事,我研完墨,覺得無聊,蹲在桌子腿下撿地上的點心渣吃。


撿幹凈了,又託腮坐了一會兒,還是無聊,最後伸手拉了拉皇太孫的衣袖。


接著,一隻手落在了我腦袋上,輕揉了下。


我抬頭,正看到太孫在低頭看我,黑沉沉的眼睛藏著微光:「出去玩吧。」


太孫聲音低柔,我頓時來了精神,在舅爺訝然的目光下,從地上爬起來跑了出去。


一路朝著冷宮跑去。


跟桂花嬤嬤她們聊了會兒天,又給幾個特別老邁的老嬤嬤洗頭篦發。


最後走的時候,我背了個爛筐。


嬤嬤問我去哪兒,我指了指甬道往西——


「太液池,摘蓮蓬。」


嬤嬤道:「不要亂跑,這地兒亂糟,去年拜月節後,劉春那個老閹貨就沒了蹤影,也不知是不是掉湖裡淹死了。」


我揮了揮手:「嬤嬤你別嚇唬我,我每年都去太液池摘蓮蓬你忘了,而且我會扒拉水,淹不死的。」


皇宮御苑內的太液西池,在六所往西萬牲園方向,湖泊遼闊,垂柳依依。


荷葉飄香時節,我滿腦子都是多摘些蓮蓬,給玉春姑姑她們吃。


往年摘的蓮蓬,除了生吃,玉春姑姑還拿來熬湯,她說蓬肉鮮嫩,加冰糖熬湯,清心養神,極適合太孫。


一說適合太孫,我頓時來了幹勁。


隻沒想到半路遇到了張貴妃宮中的秦嬤嬤。


秦嬤嬤待人和善,雖是貴妃身邊的老人,卻從不擺譜。


我對她一向印象極好。


可這次她言談舉止頗是奇怪,先是問我在重華宮好不好,又問我想不想到貴妃的昭純宮去。


最後她還說:「聽聞不久前甬道有個姓姜的老婆子因為痢疾沒得救治死了,嬤嬤們年齡大了,辛苦將你養大,你想不想讓她們過得好一點?」


我誠實地點頭:「想。」


秦嬤嬤頓時滿意,剛要開口,我又道:「但她們過得很好啊,我經常送吃食給她們,太孫殿下是大善人,待阿溫特別好,桂花嬤嬤說姜嬤嬤不是痢疾死的,她就是年齡大了,人人都有那麼一天,她還說了,姜嬤嬤有福,是善終,好人才能善終,人不能做壞事,因為壞人會被雷劈死。」


秦嬤嬤臉色一變,我未曾察覺,又接著道:「太孫殿下是好人,所以他一定會長命百歲,阿溫也是好人,能活到九十九呢。」


…………


與秦嬤嬤告別後,我哼著歌去太液池摘蓮蓬。


卻沒想到剛剛下水,身後傳來異響。


疑惑地回頭,迎面砸來一塊硬石。


石頭砸在腦袋上,熱乎乎的血順著額頭淌到眼睛裡,眼前模糊,我隱約看到個眼生的太監,又朝我揮起手中的石頭……


再次砸下來之前,我已經暈死在了身後的水池裡。


此時天色漸晚,湖邊無人,太監下水,又按著我的頭在水裡悶了幾下,然後將我往荷葉深處推了推。


做完之後,他匆匆離去。


幾個時辰後,夜深人靜,萬籟俱寂,命大的傻子哆嗦著,從湖的另一邊爬了上來。


四周看了看,太黑太冷,遠處樹影綽綽,如同鬼魅。


我嚇得又縮回了水裡。


就這麼不知在水裡泡了多久,腦袋越來越沉,越來越疼,身子也越來越冷,意識開始模糊起來。


大概是要死了,嬤嬤說過,人在臨死時會回到最想回的地方。


我看到幼時的自己騎在阿爹的脖子上,手裡拿著串糖葫蘆。


廟會人聲鼎沸,擠來擠去,遊街的隊伍正從眼前經過。


轎板上高高坐著的男童女童,打扮成菩薩像上的童子和龍女。


我癡癡地看,然後一旁的阿娘笑道:「咱們聞笙長得也好看,明年廟會娘找他們去,讓咱們聞笙來扮龍女。」


第二年,我果真坐在了高高的轎板上,聽人們議論說上面坐著的是郡守大人家的幼女,雖說是個癡兒,但長得粉雕玉琢,真是好看。


一路敲鑼打鼓。


行至半路,我突然看到了皇太孫。


他在人群之中,穿著朱紅色麒麟錦衣,挺拔俊逸,氣質獨絕。


周遭突然變得極其模糊,一切都消失不見,天地之間唯留那眉眼陰沉的少年,巋然而立,神情漠然。


那雙黑沉的眸子就這麼靜靜地看著我,薄唇微抿,凌厲而震懾地喚了一聲——


「阿溫!」


隻一聲,我猛然驚醒,人還在水裡,徹骨地寒,周圍卻是火光耀眼。


大批禁軍侍衛舉著火把,層層圍起了太液池,亮如白晝。


皇太孫就在我面前,如方才一樣的眉眼凌厲,面色陰寒且蒼白。


然後他一把將我從水裡撈了出來,抱在懷裡,回了重華宮。


自那之後,我感覺自己腦子更加不夠用了。


因為太孫開始說很多我聽不懂的話。


他在紙上寫——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同月,爍陽大長公主與太常寺卿林大人之女林若薇,同張貴妃所出的晉王殿下,婚期將至。


太孫又寫——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不久,林若薇與晉王殿下婚事生出變故,因有人傳出林若薇與府裡侍從有染,早就珠胎暗結。


爍陽大長公主震怒,直言要將造謠者腰斬。


宮裡的張貴妃坐不住了,命身邊的秦嬤嬤帶著女醫去驗證真假。


爍陽公主惱怒至極,卻隱忍不發。


女醫驗身,表明林小姐並未懷有身孕,但也表明小姐已非完璧之身。


爍陽公主一個耳光打過去,次日林小姐懸梁自盡。


她這一死,公主與張貴妃的梁子結下了,徹底反目。


重華宮內,太孫握著我的手,落筆如行雲流水,在紙上寫道——


烘蟲至穢,變為蟬而飲露於秋風;


腐草無光,化為螢而耀彩於夏月;


因,知潔常自汙出,明每從晦生也。


寫完之後,他頭都未抬,對凌邵道:「馮少霄滅口,告訴他,孤會善待他的家人。」


凌邵剛要領命離開,太孫的聲音又淡淡傳來:「他死之後,將他的妻兒寡母,也一同殺了罷。」


我側目看著太孫,殿內燭火輕晃,映在他輪廓分明的臉上,勾勒出的下頜弧度鋒銳,透著森森寒意。


我不由得想要縮回手:「太孫,你做壞事了?」


聲音有些怕,望著他的眼神也惶恐。


卻不料他一把握住我縮回的手,低頭看我,眼神漠然:「阿溫怕我?」


「怕。」


「孤來告訴你什麼是壞事,五歲時孤的乳母被人以全家性命為要挾,投毒於孤,這才叫壞事,母妃留給我的婢子,自她幼時便貼身服侍,後來也能被人收買,宮宴上領孤至冷宮甬道,這才叫壞事,爍陽太姑母貴為大長公主,食邑五千戶,偏要妄圖攪弄風雲與晉王結盟,這才叫壞事,知道我為什麼不吃她那碗杏酪嗎?


「上巳節的宮宴,孤正是因為吃了她遞過來的鹿血膏,被宮婢領到冷宮甬道,獒犬聞著味追來。


「阿溫,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他們不懂這個道理,既如此,孤又何必跟他們客氣?」


太孫笑得和煦,可那深沉的眼中,冰似的眸子,淬著懾人的陰寒。


他又道:「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孤從不相信任何人,也從不會珍視任何東西,所以她們會死,會哭,孤不會,永遠不會,登高位者,悽涼萬古,孤早就做足了這個準備。」


「可是,可是太孫殿下很可憐。」我紅著眼圈,結結巴巴道。


太孫蹙了下眉,神情略微緩和:「孤怎會可憐?可憐的是阿溫,險些連命也沒了。」


他的手摸在我腦袋上,前額藏在發間的傷疤,還隱隱作痛。


我拉住了他的手:「阿溫不可憐,阿溫喜歡桂花嬤嬤,還喜歡玉春姑姑,也喜歡太孫,心裡有喜歡的人,也被人喜歡,才不會可憐。」


想了想,我又道:「太孫殿下沒有可以珍視的東西,也沒有可以相信的人,那也沒關系,以後阿溫會更加喜歡太孫,相信太孫,那樣太孫會好許多,應該不會太過可憐了。」


傻子的言語,惹得皇太孫勾了勾嘴角,手摸在我的耳朵上,輕笑一聲:「好,那阿溫可要記得自己說過的話,偷吃點心的時候別忘給孤也留一塊。」


4


景壽十四年,皇帝壽宴。


太孫送了一副秋菊圖,景帝觸景生情,想起曾經最喜賞菊的孝文皇後。


被囚近一年的太子殿下,被下旨釋放。


同年,景帝道皇太孫已過二八之年,欲為其選妃。


一時間各官家小姐的花名冊連同畫像,雪花似的飄到重華宮。


也是同年,江北之地因廣王宗室強徵捐稅,鬧出近百樁人命案,進京告狀的百姓被攔路堵截,殺害無數。


有漏網之魚告到了大宗正府,結果大宗正府推給了監察院,監察院又推給了刑部,無一人肯受理。


廣王是江北之地的土皇帝,勢力盤踞。


其已年逾五十,是先帝之子,景帝王兄,當年也曾發兵助景帝登位。


出了這樣的事,大家第一反應都是壓下去。


直到江北出了暴亂,御史臺彈劾三司罔顧人命,致進京告狀的百姓走投無路,撞死在宗正府門口的石獅上,景帝怒了。

暢銷精選

重生後我放棄甲骨文專業保送資格
重生後我放棄甲骨文專業保送資格 "提前畢業後,我放棄清北甲骨文專業保送資格。 男友翻天覆地找我,他的白月光也滿世界找我,怒斥我為什麼放棄保送。"
旅遊
旅遊 "妹妹高考結束,我打算帶她去旅遊。 男朋友知道這件事後,私下找到我:「等你嫁給我,就是我王家的人,怎麼能給外人花錢?」 說完,他把自己妹妹推到我面前。 「你把你妹的飛機票退了。正好我妹也剛考完,你這個做嫂子的,帶她出去放松一下。」 他妹也點頭:「是啊。嫂子,吃裡爬外可不好。」 聽著他們的話,我看著已經訂好的三張機票,面不改色地退掉了其中一張。"
暗戀的竹馬失憶後我假裝他男朋友
暗戀的竹馬失憶後我假裝他男朋友 "暗戀的竹馬車禍失憶後,我哄騙他我們在談戀愛。 竹馬信了,對我處處溫柔妥帖。"
首富娘子
首富娘子 十七歲生辰這日,繼母三兩銀將我抵給了來收租的少東家。 入府不過半月,老東家便在海上身亡。人人都道我是掃把星,卻沒想我後來成了女首富
本公主不養壞種
本公主不養壞種 "閨蜜為救我而死後,我收養了她的兒子全哥兒,我悉心將全哥兒培養成才,還懇求皇兄封他為郡王。 二十年後我纏綿病榻,假死的閨蜜卻突然出現,我這才知道,原來全哥兒是我驸馬的孩子。 我氣絕身亡,他們三人卻其樂融融,再次醒來,我回到了馬匪截殺那天……"
網戀前男友是電競大神
網戀前男友是電競大神 "和親哥打遊戲時遇到前男友。 他一手野王 carry 全場,我和我哥連體嬰兒一死一送。"
虛情假意
虛情假意 "後媽僱人侵犯我並拍下照片散布全城。 我爸知道後,狠狠甩了我一巴掌。 他不僅說我敗壞名聲,還說要跟我斷絕父女關系,讓我趕緊去死。 我懷著無盡失望和恨意,跳樓身亡。 再次睜眼,一切回到了我爸迎娶後媽那天……"
老伴裝癱瘓約會小三
老伴裝癱瘓約會小三 "我開著三輪車狼狽躲城管的時候,雙腿癱瘓多年的丈夫正擁著優雅的旗袍老太翩翩起舞。 原來他早就康復了,每天我前腳出門,他後腳就去找老太跳舞。 回想這些年的生活,我就是一個笑話。 為了減輕家庭負擔,本該安享晚年的我起早貪黑,風裡來雨裡去地擺攤。 早上送孫子上學,回來推車出攤,下午放學時間收攤接孫子放學,然後匆忙準備晚飯。 當我這個沉默的陀螺提出離婚的時候,全家人都覺得我瘋了。"
設置
  • 主題模式
  • 字體大小
  • 20
  • 字體樣式
  • 雅黑
  • 宋體
  • 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