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見幾重

第6章

字數:3694

發佈時間:2025-03-27 16:59:07

「他對你,果然是在意的。阿姐,往事已矣,且向心而行,我隻願阿姐日日歡欣,還如當年那個不可一世的柔嘉公主一般快意。」


「可是……」


「這四百年,有他相伴,你在冥界還如往昔,笑容依舊,喜樂常在。」


是啊,因為沒有記憶,所以隻有純粹的喜歡。


隻要看著他,哪怕不說話,也覺得很好,


歲月靜靜流淌,沒有生老病死在後面追趕,一眼便是千年萬年。


有什麼值得煩憂的呢?


折枝桃花,清香浮動,盈滿心間,從此滿目皆春。


可是,忽而舊憶如冬雪,頃刻而至,一夕蕭瑟。


愛意深刻,恨也洶湧。


我站在孤絕的礁石之上,被拉扯,又被推拒,不敢輕舉妄動,生怕一個不慎就此跌入深淵,萬劫不復。


向心而行……


可血霧彌漫,重重阻隔,我看不清我的心。


屋外的天色忽然壓暗,天地死寂,隱隱有種不好的預感。


分明無風,遠處的彼岸花瓣卻在紛飛,萬千豔紅升向天際。


梵音自西天傳來,間或有沉重鍾聲,一下一下,那佛國的鍾好似就在腦海之中敲響,每一下敲擊都教靈魂震顫。

Advertisement


足有三十三下。


佛國鍾響三十三下……響徹三界,這是九重天上的神君殒命,天地同悲。


我想起崔是在門外說的話,他那是……在道別。


崔是他……死……了?


這個猜想浮上心頭的那一瞬間,我忽然無法呼吸。


如同晴天霹靂,生生劈開血霧,我看見了始終刻在我心裡的那個身影。


彼時,他尚年少,眉目清朗,在錦繡春光裡接住了下墜的我,風聲籠罩,唯有心跳聲格外響亮。


後來,我在城樓上迎他凱旋,北地的風沙吹去青澀,他一襲銀甲耀眼,懷中攜一枝城外桃花,於人群中抬眸,一眼就望見了我。


從一刻起,我就知道,我溫妤此生再不會為旁人心動。


再後來,冥界悲號漫天,泣聲不斷,是個終年無緣喜樂的地界,他身披黑袍,手纏一圈圈沉重鎖鏈,穿行於兩界帶來無數死亡,蒼白的臉上籠罩著難言的悲傷。


可即便如此,即便如此……隻要他一笑,光亮匯於他眼眸,剎那間,天光泄下,就此照亮了冥界晦暗的天地。


我知道,無論重來多少次,我都會深陷其中。


我有多恨他就有多愛他,我想過要忘記他、遠離他,卻從未真的想過要他死。


哪怕是在綏和七年,我曾有機會手刃他,最終我還是翻轉手腕,刺穿了自己的心髒。


可如今,幾經輾轉,他卻死了……


回過神來的時候,我已經來到了崔是的院前,一樹紅梅開得正盛,看起來詭異極了。


段業跪在屋外,伏下身,重重叩首,眼淚無聲滑落。


他不曾回頭,聲音聽不出起伏,「你來晚了。」


有金色的光點自屋中升起,微光四散,如夢如幻。


段業抬頭,目光追隨著金光,「他這些年,讓渡神格,命也給你一半,為你做盡了一切能做之事,終究還是失去了所有。」


他苦笑道:「從他把你的魂魄碎片帶來地府的那一天起,我就知道,早晚有一天,他得落個萬劫不復的下場,沒什麼好意外的。」


直到此刻,我仍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段業的話在我聽來也是時斷時續,像是在夢中。


我艱難地出聲:「讓渡……神格?命也給了我一半?」


「魂魄久離軀殼,便會消散於世間。四百年前,你逃脫輪回,灰飛煙滅之際恰又遇上了他,他祭出魂燈,逆天而行,分出半條命才保住了你。可你終究是凡身,偏又承了天神的命數,自然也無法再投胎,你雖脫離了輪回往生,但做神仙又不夠徹底,仍是遊離於三界的存在,早晚要被天道肅清。所以,崔是將你留在了冥界,囑你掌魂燈引渡亡靈,攢下幾百年功德,又把自己的神格給了你,好讓你……做那無牽無絆的神仙。」


我幾乎站立不住,顫不成聲:「誰要他的命?誰要他自作主張?誰要他自以為是的犧牲!從來如此……從來如此,他安排一切,卻從來沒有問過我究竟想要什麼。我不稀罕做什麼神仙,更不要他的命,他憑什麼……憑什麼替我做決定!」


段業臉上猶掛著淚痕,笑得悽哀,「他生來就是這副愛操心別人的性子,什麼事都喜歡憋在心裡,自己扛著,說到底,還不就是自以為是,以為一廂情願地犧牲,就能讓別人滿意。這不是,沒人領情嗎。」


當越來越多的光點升起,越散越遠,我突然覺得很恐慌。


木門緊閉,我始終不敢邁出那一步。


我很怕,怕推開門,屋子裡的陳設依舊,桌上的茶盞擺在原處,一切都還和從前一樣,唯獨……沒有了崔是。


我可以和他永不相見,卻從不希望是這樣,三界之內,他將永永遠遠地消失,而我還要活千年萬年。


我的愛恨,在這一刻顯得可笑。


他走了,於是我所有的情緒也跟著走了。


偌大的世間,再也沒有一個人能擔得起我的情感。


我木然上前,推開門,「吱呀」一聲,門的響動帶起一陣風,燭火輕輕晃動,映在牆壁上的影子忽明忽暗,顯得格外悽惶。


隔著屏風,能夠看見床上的被子鋪展整齊,床邊的衣架上還掛著那件婚服,屋子裡沒有人。


沒有人……


我忽然感到無法呼吸,明明事實確鑿,卻還是繞過屏風,將這個一覽無餘的房間仔仔細細地找了一遍。


可是,到處都沒有崔是的身影。


我呆立在屋中,腦海一片空白。


如今,我的軀殼永生,靈魂卻被抽空。


桌上,鎮尺壓著信箋,其上隻落了「阿妤」兩個字,下一行是一個墨點。


最終,他連一句話都沒有留給我。


那一年,他隨軍出徵,我總怕他一去不返,臨出發前,我脅迫他答應要時時回信報平安,他無奈地說好。


三年徵途,信箋不斷,事事有回應。


此去再無歸期,他卻隻字未留。


我望向屋外,點點金光已高升天際,仿佛為混沌的天幕綴滿星星。


待它們散去,崔是在這個世間就真的連一點痕跡都不剩了。


我瘋了似的跑出去,祭出魂燈,凝聚法力,想收攏他的碎魂,如同過去他為我做過的一樣。


然而,無論我注入多少法力,都沒有用。


我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他消散於天地間,重新結印,我無比慌亂,除了施加法力,再不知該如何,直到喉間湧出熱血,還是……沒有用。


視線模糊,光點遠得幾乎看不見,一線理智剎那崩潰,「我不要你的命,我還給你,統統還給你!崔是,你答應過我的,永嘉十五年,你出徵之時答應我要和我白發蒼蒼地老去,就因為那一世的我食言了,所以你也要背棄誓言嗎?崔是,這四百多年你陰魂不散,如今又憑什麼說走就走……」


「你不是很恨他嗎?」段業已起身,眼神再不復往日的光彩,甚至有些漠然。


「正因愛與恨並不矛盾,所以我的痛苦才格外清晰。」


他輕嘆,見我仍執著於聚魂,終於道:「他是神,身殒之後自當歸於天地,別白費力氣了。」


我充耳不聞。


他繼續道:「他本是帝神之子,生來便是仙軀,地位崇高。


五歲那年,帝神帶他前往西天梵境拜謁佛祖,佛見他第一眼便是搖頭,言他命中將有一劫,終至萬劫不復。


帝神驚慌,請佛化解。


五歲的蘭緹恰抬頭,朝佛一笑,佛心軟,將他留在了西天,望佛國千年鍾聲能消他將來的業。


千年後的一天,他於雲端俯瞰人間,不知看到了什麼,竟微笑了起來,他入佛殿,說要去人間。


佛於是問——


此去人間,是否為證道?


紅塵欲海,是否能不為所惑?


然愛恨刻骨,是否為道皆可拋?


他皆答是。


佛化玉置於他掌心,囑他不忘此誓。


他入凡間,成了崔是,他不曾叛道,可他遇見了你,從此墮了凡塵。」


我知道,我愛的人從來就是個大英雄,少年的脊背挺得筆直,他不跪權柄,手中弓箭隻為守萬民安生。


我知道,大徵立國一百餘年,沉疴積弊,我父皇常年病弱,一心求長生之道,不理朝政,致使外敵覬覦,而小珹繼位更是亂了朝綱。


百姓陷於水深火熱,宗室也都是一丘之貉,未曾沾染過王都權勢遠在北地的溫家後裔是最好的選擇。血洗明霄宮,雖然殘忍且易被詬病,卻是重症下猛藥,能出奇效。


我知道,溫珹必須死在明霄宮內,隻要他活著,新帝的皇位就坐不穩,總有居心叵測的人會以溫珹的名義再度起兵。


我知道……他的選擇沒有錯,可是,我沒有辦法再去握他的手——那雙沾滿我親人鮮血的手。


他們死不瞑目,我沒有資格獨自幸福。


這四百年來的愛固然深刻,可愛恨無法互相抵消,他們各自存在,沒法和解。


天際傳來一聲嘆息,「命中的劫,終究還是逃不掉麼。」


這聲音,是崔是的母親。


我如同即將溺斃的人抓住浮木,「求上神救他。」


不喜歡可以拒絕嘛,我又不會死纏爛打,騙我喝孟婆湯算怎麼回事啊。


「(我」「願意!我願意,隻要他能活。」


虛空裡,她嘆息一聲, 「生死轉圜,糾結又錯過,你既願為他死,就莫要辜負他的心意, 且為他活下去吧。吾兒蘭緹, 本相為鳳凰真身, 雖死不滅,千年萬年,終有一日會涅槃歸來,重臨世間。隻是前塵成灰, 即便他日相逢,你與他也將見面不識。」


從此陌路, 哪怕見面也隻作不識。


倒是應了我的那句話,這原是我期盼的, 到了應驗之時, 又為何驀然覺得心裡空了一塊。


過去是我一遍又一遍地忘記, 往後是他辭別,換我一人來銘記。


天道輪回, 這很公平。


尾聲


我在地府當差,提一盞舊燈籠, 等一個人,千年萬年,守在忘川水畔。


這一回,在來來往往的遊魂中, 我認出了許多人。


那一世的父皇、母後、皇叔、堂兄……


輪回多世,他們早已忘了溫妤是何人,我也並不多言,隻在心底與他們默默道別,也與過去一一作別。


再見到小珹的時候,他白發蒼蒼笑容和藹, 眉間那點陪伴十世的朱砂痣也徹底消失了。


「我見姑娘覺得十分熟悉,似乎曾是很親近的人。」


我回以微笑, 「大概你我前世有緣。」


「姑娘總是望著遠方, 可是在等什麼人?」


「等故人。」


「可曾許歸期?」


「不曾。」


他面露傷感,「你已等了許久吧?」


「已有一百三十一年。」


「一百多年過去, 若他將你忘了該如何?」


「那便忘了。」


我望著燈面上的紅梅,既是回答他,也是回答自己:「歲月漫長,也許有一日, 愛恨泯然, 故人歸來,相逢一笑,就此錯開,各自行路。」


「若他回了頭?」


「若他回頭, 那命途注定狹窄,避無可避。」


「那還是祝姑娘早日等到故人。」


我笑了笑,並不作答。


(完)


設置
  • 主題模式
  • 字體大小
  • 20
  • 字體樣式
  • 雅黑
  • 宋體
  • 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