妯娌進門第二天就要分家。
六間房,每家三間。
豬、鴨、雞,都是對半分。
最難分的是公婆的養老。
公公性子剛烈,不好相與,但是他能下礦幹活,掙錢不少。
婆婆一輩子都在圍著鍋臺轉,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但是換不來白花花的票子。
妯娌經過一番思量,選了能賺錢的公公。
誰知道分家沒多久,公公就患了肺病,不停地咳嗽,還愛折騰人。
妯娌已經被公公折騰得眼窩深陷,頹廢得不像樣子。
她來跟我商量,要把兩個老人換過來。
我當然不會同意,她按著我的腦袋把我溺斃在院子的水缸裡。
再睜眼,我回到了妯娌要分家的那日。
她搶著說要赡養婆婆。
我笑了。
她是有多喜歡刷鍋水燉爛白菜的味道。
1
Advertisement
隔壁伴隨著公公的咳嗽,傳來激烈的爭吵聲。
應該說是小叔子單方面地嘶吼。
「還不是你要養他的。
「要是選咱媽,現在蓋樓的就是我們。」
隨著一聲清脆的巴掌聲,一切歸於平靜。
沒一會兒,王獻芝就氣勢洶洶地踢開了我家的門。
她的臉上有一道清晰的巴掌印,鼓得老高。
「嫂子,我想過了,咱爹媽還是換過來吧。」
我手裡正拖著一根水管子澆灌剛磨好的水泥地。
「你做夢呢吧。」
王獻芝氣不過,將我活活溺斃在水缸裡。
她怕坐牢,自己也一頭扎了進去。
「我們養婆婆,我們養婆婆。」
睜開眼,大衣櫃上的喜字紅得刺眼。
公社書記吸著旱煙看著我,一臉思量。
這一幕好生熟悉。
「建華媳婦說要赡養你婆婆,建成媳婦,你什麼意思?」
公公婆婆坐在門檻上,一邊一個,沉默不語。
就像大集上被挑來撿去的兩匹布。
我記起來了,這不就是王獻芝進門第二天就鬧著分家的日子嘛。
「嫂子,咱爹好歹還能幹活,我們吃點虧就養婆婆吧。」
上輩子,她可不是這麼選的。
當時她就明確地表示:「我剛進門,什麼都不懂,怎麼能赡養好老人呢。」
這不明擺著,她誰都不想養。
書記是個明事理的。
「父母對子女有幫扶教育的責任,子女對父母有赡養照顧的義務,要是你這種想法,這個家先不分吧。」
經過思量,她選擇了公公。
「嫂子,咱爹在家除了吃飯,油瓶子都不會扶一下,我就吃點虧,養咱爹吧。」
公公在家確實不幹活,但是他每天下礦能賺錢。
相比之下,家裡這點活算得了什麼呢。
當時,我沒有說話,為了這個大家族的和諧,吃點虧就吃點虧吧。
現在她卻反過來要赡養婆婆。
所以,王獻芝你也重生了嗎?
2
比我先坐不住的是小叔子。
想來是王獻芝的選擇和他們昨晚商量的結果不一樣吧。
「獻芝!」
王獻芝附在他的耳朵上說了好一會兒。
小叔子眼裡先是疑惑,後是震驚,最後目光凝重。
「你確定?」
王獻芝堅定地點了點頭。
公社書記吸了口旱煙,吐出一個煙圈,對王獻芝的舉動很是贊美。
「原以為剛結婚就鬧分家,是個挑事兒的,沒想到卻把能賺錢的公公給了兄弟,如此看來還是個深明大義的,老大哥,你以後有福氣啦。」
公公吸著煙卷賠著笑,不知道內心到底作何感想。
公婆的事就這麼決定了,王獻芝以婆婆沒有勞動力為由,想要兩頭豬都自己養著。
我當然不會同意。
「弟妹,你要這麼說,那我也得說道說道。我結婚的時候是小半廚,你結婚是大衣櫃,我結婚的時候,公婆給了我二十塊,你結婚舉全家之力給了你六十塊,這事是不是我們都得找補找補。」
我從來沒有真正地計較過這些事。
在我看來,一時一興,我們結婚中間隔了十年,怎麼能平等呢。
可是我也不能讓王獻芝拿我當傻子算計。
王獻芝一時語塞。
公社書記說:「都是為了父母,不能太計較。」
公公沉默地抽著旱煙,可憐這個老頭,原以為兩個兒子都娶上媳婦,該享受天倫之樂了。
沒想到卻是這般境地。
人老了就會變得柔軟,這要是放十年前,我進門的時候要求分家,他一定會把兩個兒子都轟出去。
中間隔了十年,他得努力縮小自己的存在感,生怕造成兩個兒子的龃龉。
「叔,不是我計較,人家都算計到我頭上了,我總不能連句話都不能說了吧。」
3
院子中間壘了一道土坯牆,家就這麼一分為二。
我居左,她居右。
和原計劃一樣,家畜對半,各自房裡的東西算各自的。
分家的第一件事我就讓公公把礦上的活辭了。
王獻芝速度更快,她已經把上輩子我養豬的小院子買下來了。
我帶著公公從縣城回來的時候,婆婆頂著烈日在幫忙除草,還得把四周的院牆補一補。
王獻芝掐著腰在一旁負責拍馬屁,以此來提高婆婆的幹活效率。
「媽,還是你仔細,要不我幹活你總是看不中呢。」
婆婆抹了把額頭的汗,鐮刀揮舞得更快了。
婆婆這個人,幹活是不孬。
她喜歡指揮所有人,按照她的方式方法來做事。
做不好,她就會親自上手。
用自我犧牲的方式來完成自我感動。
所以,現在宋建華的口頭禪是:「媽做得更好。」
公公和婆婆遙遙相望,想說什麼,終是嘆了口氣,什麼也沒有說。
「嫂子,這是幹什麼去了?」
沒打算理她,我轉身就要走。
王獻芝沒打算放過我,她得意揚揚地表示:「別呀,嫂子,咱媽養了這麼多年豬,經驗可多,我打算用這個小院子來養豬,你說行不行。」
所以,你是以為我能養豬發達是依靠婆婆的經驗?
「行呀,到時候你就是全村最富的。」
沒有什麼實際用途,又能讓人開心的話,為什麼不說呢。
王獻芝開心歸開心,也沒有昏了頭,居然還知道試探我。
「你不考慮考慮養豬?」
「也不是不可以,你會讓咱媽幫我嗎?」
王獻芝打著哈哈阻止我:「嫂子,分家的規矩你不會不知道吧。」
分家也有很多種的,有的是爹媽輪著住,有的是兒子輪著送口糧,這種分家兄弟之間還算是和睦。
像王獻芝這樣,決絕地要把公婆分開的,就算徹底斷了血脈親情,絕了往來。
所以上輩子公公病成那樣,宋建成也沒有話語權。
這輩子也不能光指望宋建成搬磚過日子。
隻是,滿身的豬屎味我也受夠了。
4
我和公公商量想要租個小院養鴨子。
這不是盲目選擇,是我經過深思熟慮的。
公公對我的想法很是支持,還說村外頭那兩間房是他一個老伙計的,跟著兒子進了城,走的時候把鑰匙給了他。
「我們先去那,那裡寬敞。」
「可是離家太遠,來回走也不方便。」
公公說不行他就住那。
「那更不行了,您都這個年紀了,一個人去給我們養鴨,那不讓人戳我們脊梁骨嗎?」
「別人愛說什麼就說什麼,我知道你們對我好就行。」
有時候,我們就是太過在意別人的想法。
大喜抱著公公大腿說:「爺爺,我放學去跟你做伴。Ŧŭₗ」
「好,好。」
為了把那裡打掃出來,我和公公來回奔波。
宋建成還是該幹活幹活,家裡有公公幫忙,我覺得問題不大。
「等賺了錢,我們就擴大規模,到時候你再回來幫忙。」
公公幹勁十足:「美淑的計劃好,再不濟還有個賺錢的。」
王獻芝抓回了十隻豬仔。
其實養豬那個小院,對王獻芝來說並不是很合適。
因為來回走,都要經過我家大門口。
「嫂子,我以為你有多孝順呢,還不是拉著公爹給你幹活。」
此時的王獻芝,明顯不如之前豐腴了。
「那能一樣嗎?我幹活,美淑也沒闲著,你婆婆給你幹活的時候,你在掐腰站著,建華在家聽曲!」
原來那天不止我聽見了收音機裡的戲曲。
婆婆聽見聲音,從家裡出來了。
「不都是為了自己孩子嗎,別計較了。」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媽,我們回家,這日頭毒的。」
5
家裡來客人了,和上一世一樣,他先去了王獻芝的院子。
不出意外地,被轟了出來。
「去去去,哪裡來的臭叫花子,趕緊給我滾出去。」
婆婆很是糾結,思前想後最終還是保持了沉默。
王獻芝嫌棄他是叫花子,可以理解。
可這是婆婆的親侄子,都不舍得管他一頓飯。
在這個大家都不識字的年代,他已經是大學生了。
不知是天災還是人禍,在大學裡腦子就慢慢糊塗起來。
學校讓家裡人去商量一下怎麼辦,爹媽什麼都不懂,還惦記家裡的雞鴨鵝,匆匆把人領了回來。
王書萬也不是一直糊塗,對自己大學的專業倒是頭頭是道。
上輩子,是我頂著婆婆反對的目光,給他炒了倆菜,宋建成還陪他喝了兩杯。
也是他跟我們分析養殖的利弊,以及各種家禽的優缺點。
宋建成追著問他:「那依你的意思,養什麼風險最小,賺錢最多?」
「這地兒都是我的,我都佔好了,誰都不能搶。」
得,又迷糊了。
是我和宋建成思慮再三,選擇了養豬。
這輩子,陪他喝酒的還有公公。
「想你才六歲就能跟著大人下象棋,原以為你能飛出這個窮村子,沒想到卻落到這麼個下場。」
「姑父,人各有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至少我的爹媽還有兒子。」
這話在理,所以你也不知道他到底是真糊塗還是假糊塗。
而且我還懷疑他也重生了。
因為他說:「雞生蛋,蛋生雞,生生不息。」
這和我的打算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