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魚

第4章

字數:3484

發佈時間:2025-05-14 11:26:48

宮中太醫束手無策,皇帝開始在民間召集醫士。


 


當年那位遊醫出現了在宮裡,果然同當初一樣,手握權力的人,做什麼事都很簡單。


遊醫說,貴妃的病,是當初在冷宮時憂思成疾積下的病根,這些年來求子心切又一直未果,如今病來如山倒,卻是回天無力了。


 


太醫們都不敢說,回天無力這四個字。


 


但遊醫說了,皇帝龍顏大怒,說他膽敢詛咒貴妃,要將他處S。


 


他寧願處S一個說實話的大夫,也不可能承認是自己曾經傷了貴妃。


 


遊醫被侍衛帶走了,我追了上去。


 


「陛下不過一時動怒,事後定會後悔的。」


 


我這樣一說,侍衛果然猶豫了。

Advertisement


 


因為從前的確也有很多類似的事,最後挨罵的反而是侍衛。


 


因為皇帝自詡明君,不會濫S無辜。


 


我給了侍衛一袋銀子,救下了遊醫。


 


侍衛讓遊醫晚點從角門離開,其實也是在猶豫,皇帝一會兒是否再傳他。


 


果不其然,半柱香後,皇帝傳召侍衛,讓他放遊醫出宮。


 


我看見侍衛在轉身後翻了個白眼,他同我道謝,說我幫了他。


 


我送了遊醫一程,宮道之上,他拿給我一顆藥:


 


「老夫要多謝娘娘,這枚丹藥,娘娘日後或許能用到。」


 


我接過藥,想,世間事,或許是因緣結果報。


 


因他當年於我的善意,才有我今日於他的果報。


 


19


 


貴妃是在春日明媚的午後離世的,皇帝傷心欲絕。


 


貴妃走後,他消沉了許久,經常傳喚我去御書房陪他。


 


他寫許多關於荔枝的詩,許多關於貴妃的詩。


 


他說我安靜懂事,與旁的隻知爭寵的嫔妃不同,他同我訴說他對貴妃的愛意和思念。


 


那些他為貴妃寫的詩文在民間盛傳。


 


他說,他這一生永遠不會再吃荔枝了。


 


帝王的隨口一言,輕描淡寫,他不會想到,他的一句話,會為那些汲汲營營生存的百姓帶來多大的災難。


 


自貴妃復寵,荔枝再度盛行。


 


我在一旁磨墨,溫聲道:「陛下,臣妾有身孕了,已經兩月有餘。」


 


一旁作詩的皇帝筆鋒停頓,面上浮現驚喜之色。


 


後宮多年無所出,他欣喜不已。


 


我趁勢道:「陛下,臣妾前日做了個夢,夢見了貴妃,貴妃說她愛吃荔枝,也希望陛下在看見荔枝時,也能想起她。」


 


皇帝動容了,我懷了身孕,他本就大喜,對於我的話,他深信不疑。


 


他說:「若貴妃再託夢,你告訴她,朕會永遠記得她。」


 


於是,當年柳溪鎮的悲劇,不會再發生了。


 


十月懷胎,我生下了一個男孩。


 


皇帝為他取名文裕,對他寄予厚望。


 


我也對他寄予厚望,隻不過,我的厚望和皇帝不同。


 


從文裕懂事起,我就開始給他講江河莊稼、四時雨水、民生疾苦。


 


小小的他會問我:「母妃,為何你講的,太傅從未給我講過。」


 


我也問他:「那裕兒覺得,是母妃講得好,還是太傅講得好。」


 


「孩兒覺得各有意義,個人角度不同,居上位者,更應兼之。」


 


他是個聰慧的孩子,很多事都有自己的思考和見解,我很欣慰。


 


文裕逐漸長大,皇帝的身體越來越差了。


 


有一日,文裕下學後問我:「母妃,你覺得孩兒應當和兄長爭太子之位嗎?」


 


原來,皇帝出了一篇策論的題目,要幾位皇子比試。


 


目的很明顯,誰能勝出,誰就是太子。


 


我讓他自己做決定,他沒辜負我的期望:「孩兒認為,太子之位,能者居之,孩兒想為天下百姓謀福祉,所以,孩兒會全力以赴。」


 


20


 


那篇策論的題目是窮賤與富貴。


 


皇帝有三個兒子,大皇子論:富者應仁善,善待窮賤者。


 


二皇子論:窮賤者多數怠懶,不若富者勤勵。


 


一直過了半個月,皇帝終於在朝堂上宣布,封文裕為太子。


 


他的策論被公開,引起了許多爭論。


 


他寫,多數富者乃天之運,多數窮者受命之壓,窮者想變富,難如登天,因為天下規矩由王權定,由富者定,窮者,多數隻能被奴役……


 


有老臣說他的策論大逆不道,不少世家子弟對此不滿。


 


但文裕不懼,不爭,不辯。


 


我其實一直看得出來,皇帝是很喜歡文裕的。


 


某種程度來說,這個兒子實現了他曾經還是皇子時心中的期許。


 


皇帝曾經也有宏圖遠志,但他的母妃要他討好世家大臣,說這樣他才能穩坐太子之位。


 


但他登基後,年少的願景也在成為帝王後的權利享受中慢慢消散了。


 


所以他堅定地要立文裕為太子。


 


文裕也很爭氣,他沒有安於太子之位的享樂,他自請去各地考察農商,巡鹽鐵,賑旱災。


 


他有實實在在地為百姓做事。


 


民間盛傳,太子文裕,天降福星。


 


而皇帝也將越來越多的政務交給他處理,皇帝的身體是真的不行了。


 


他臨終前,是我在侍疾。


 


半頭白發生,兩鬢垂垂老。


 


他說:「宮中這麼多妃子,除了貴妃,你陪朕的時間最久。」


 


「朕其實,挺喜歡你的,你總讓朕很舒心,但朕也一直覺得,看不懂你,貴妃想要朕的愛,那你呢,謝魚?」


 


21


 


他問我想要什麼?


 


時日久遠,經年往事已去,三言兩語,我很難說清,我要什麼?


 


最初我想進宮,是想看看那個傳聞中一言定百姓生S的皇帝和貴妃。


 


再者,還能讓謝明禾嫁給自己喜歡的人。


 


至於見到了,又能幹什麼,我沒想過。


 


弑君篡位?


 


這種驚天動地的故事,從不是我的設想。


 


因為S了皇帝,還會有新的帝王。


 


他們是掌權者,老百姓依然是低賤者。


 


後來我想,留在宮裡,做個能被皇帝看見的妃子,也是有用的。


 


就如那年,我的一句話,也改變了關於荔枝的結局。


 


哪怕作用很微弱,我也願意去做。


 


後來生下了文裕,我開始有了新的想法。


 


他是我的孩兒,我一點一點地教導他,他也很爭氣,從沒讓我失望。


 


我想,走到今天,我沒什麼後悔遺憾。


 


皇帝薨逝後,文裕登上了帝位,我成了太後。


 


他登基三年,我一直陪著他。


 


我看著他變更法制,一步步打破權貴世襲制,一步步更改農商制。


 


他成為了一個成熟的帝王。


 


當年他說他要為天下百姓謀福祉,他做到了。


 


所以我告訴他,我要離開了。


 


他沒問我要去哪裡,隻是問我可有什麼話囑咐他。


 


我告訴他:「既然做了帝王,一言一行,就不可意氣隨意,你的一句話,可能就會決定無數老百姓的生S。」


 


他點點頭,說他定然銘記於心。


 


我曾在他幼時給他講過一個關於荔枝的故事,故事很長,結局很慘烈。


 


那是他幼時被埋下的一顆種子,後來那顆種子生根發芽,長成一棵參天大樹,他在那棵樹下,看見了眾生皆苦,萬民何辜。


 


22


 


我服下了當年遊醫給我的假S藥。


 


太後薨逝,舉國報喪。


 


我回了趟謝家,謝濟安病了。


 


準確來說,他老了,年紀大了,病痛自然也多。


 


我回謝家的事,隻有謝明禾知道,她帶我去見謝濟安。


 


他在病中昏睡,我喂他喝藥,他悠悠醒轉後,看著我愣了許久:


 


「阿魚,真的是你嗎?」


 


我把藥遞到他唇邊,笑:「阿爹,是我,我來看你了。」


 


一聲阿爹,其實從很多年前,我就想喚了。


 


他不可置信地看著我,我說:「阿爹,來把藥吃了。」


 


他的眼淚滴落,落到了藥碗之中。


 


年邁的他抹了一把淚,嘆道:「阿魚,這麼多年,阿爹真覺得,虧欠你太多。」


 


「阿爹,不是的,如果不是你的女兒,阿魚應該早就S在了十六歲那年。」


 


在宮裡那麼多年,我在一個偶然的深夜裡,突然想起了幼年時忘卻的一段記憶。


 


那是生病的我被阿娘抱在懷裡,她喂我喝藥,但我不聽話,纏著他和我講阿爹。


 


我問她為什麼不去找阿爹,是不是阿爹不好。


 


她搖搖頭,說不是。


 


「阿魚,你阿爹是好人,是阿娘不想誤了他。」


 


她說他值得和更好的姑娘在一起,一個能給他助力的姑娘,而這個人,一定不是她。


 


她給我唱歌哄我:「就是可憐我的阿魚,阿魚別怕,娘會永遠愛你。」


 


所以,在那一刻,我徹底釋懷了。


 


阿娘很愛我,阿爹亦沒有錯。


 


23


 


我說我要遠遊了, 如今山河太平,我還想去看看前半生不曾看過的山川湖海。


 


我和阿爹道了別。


 


出府前, 我看見了小花的孫子們,她的孫子們都被養得白白胖胖的,謝府的人將它們照顧得很好。


 


我當年把它留在謝府, 也算給它找了個安穩的家。


 


我知道,阿爹和夫人對小花好,是因為我。


 


不過一個月前,我還是柳溪鎮的一個鄉野丫頭。


 


「-苦」「再見了, 小小花們。」


 


四時安寧, 幾年後, 我重回了柳溪鎮,如今的荔枝山又種滿了荔枝樹,有三個小小孩童在山野間奔跑,他們在唱童謠:


 


山南鳥鵲窠, 山北金駱駝。


 


鐮柯不鑿孔,斧子不施柯。


 


我將手中的三串糖葫蘆送給了他們。


 


我爬上山頭, 那棵古樹已經不在了,它S在了貴妃的宮裡, 我在它曾經生長的位置, 埋下了一把生鏽的小刀。


 


兒時的趙二小就是在古樹下挖出這把小刀的。


 


「柳魚, 你看,這肯定是路過的大俠埋在這裡的神兵利器, 被我給找到了。」


 


他叉著腰,滿臉都是尋獲秘寶的歡喜鼓舞。


 


他日日把這把刀插在腰間, 直到有一次,他惹我生氣了,把小刀送給我。


 


「阿魚,你別生氣, 我把寶刀送給你,你拿著它,以後就是蓋世女俠。」


 


我被他逗笑,但還是嘴硬說不稀罕。


 


他後來問我寶刀在哪,我說我扔了,他一臉失望。


 


其實他不知道, 我一直偷偷藏著的,後來, 我真的用這把刀, S了一個壞人。


 


我想,趙二小知道了, 一定會誇我是個蓋世女俠。


 


下山後,我又去了幼時和娘常逛的老街。


 


老街與從前變化不大,隻是這裡的人,都換了新的面孔。


 


街邊賣包子的老板正在驅趕一個老乞丐。


 


老乞丐扛著一個算命的旗幟, 滿臉地討好:「我給你算命不收錢, 你施舍我一個包子吧。」


 


我慢慢走上前,遞給老板兩個銅板,替老乞丐買了一個包子。


 


包子熱氣騰騰,老乞丐笑呵呵朝我道謝:「讓老道給你算一卦吧……」


 


我揮揮手, 轉身離開了。


 


這是當年欠下的,他算得很準。


 


願這天下人皆能如此。


 


苦盡甘來,福祿半生。


 


--全文完--


 

設置
  • 主題模式
  • 字體大小
  • 20
  • 字體樣式
  • 雅黑
  • 宋體
  • 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