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自始至終都不曾當眾為難過我。
她甚至將掌家之權交予我。
至少表面上,婆媳相處融洽。
我抽回思緒,一低頭就看見這一世的婆婆,將她面前的一盤糕點推到我面前。
而我面前的這盤,已經被我和鄭傾寧吃光了。
這一世,我幸運極了。
16
年後,朝廷官員調動。
Advertisement
我記得上一世,趙韫之就是在這個時候升任吏部侍郎,從此平步青雲。
但是這天,鄭時安興高採烈地跑回來,在院子裡就直接把我抱起,還原地轉了幾個圈。
下人們紛紛低頭掩笑著躲了出去。
我羞得斜睨了他一眼。
鄭時安笑著說:「夫人,我要去吏部了。」
「升官了?」
「夫人真聰明。」
「吏部侍郎?」
「夫人會神機妙算?」
我有點糊塗了。
鄭時安擁著我進屋說話。
他說:「這個機會本來應該是趙韫之的,但趙韫之牽扯進了一樁貪汙案。」
說完,他就緊張不安地看著我。
在他眼裡的光逐漸暗下去之前,我握住了他的手。
「你升官,是喜事,值得慶祝一下。」
頓時,鄭時安臉上綻放笑容。
「我已稟告父親與母親,我們二人去京華樓打打牙祭。」
「好。」
我也流露出開心的笑。
夫君升官時,能與我分享喜悅,一起慶祝。
這種感覺,真好。
17
京華樓是京城有名的酒樓,許多達官顯貴都喜歡來這裡。
鄭時安點菜時,全是依照我的口味。
我也按他的口味點了菜。
他說:「夫人,吏部尚書張大人說,原本他不曾考慮我,畢竟我是工部的人,工部也沒人向他舉薦過我。
「張大人在考慮向皇上舉薦誰接任左侍郎一職時,他家夫人在他面前提起了你我。所以,我應該謝謝夫人。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我想了想,我也沒做什麼,與張夫人的交集也就是一次宴會上,我給夫人小姐們每人贈送了一方蜀繡手帕。
「是夫君德才兼備,張大人慧眼識君。」
「那也是因為有夫人,我才能乘上這陣東風。」
我不禁莞爾。
飯後,我們走出包間,下樓時一眼就看見了獨自飲酒的趙韫之。
他抬頭,也看見了我們,醉醺醺地走過來。
鄭時安客氣地與他打招呼,他卻徑自想抓我的手,幸虧我躲開得及時。
「沅沅,我錯了,她美則美矣,但娶妻當娶賢。」
我蹙緊了眉頭,擔憂地看著鄭時安,急道:「夫君,我們快回府吧。」
我已為人婦,擔心鄭時安誤會。
鄭時安卻是鄭重其事地對趙韫之說:「韫之,我虛長你一歲,我們又都是從小一起長大的,今日便與你說幾句心裡話。
「你貪戀沈氏的美色,不惜傷害沅沅,是一大錯。
「如今你與沈氏已成婚,而沅沅也已與我結為夫婦,你卻借著幾分醉意在我們面前說些會讓人誤會的話,又是一大錯。
「別再繼續錯下去了。」
說完,鄭時安便拉著我的手離開,徒留趙韫之一人怔在原地。
坐進馬車後,鄭時安抱住我,把頭埋在我肩窩裡,像個孩子一樣瓮聲瓮氣地說:「沅沅,你是我夫人。」
「嗯,我是時安哥的夫人,別為不相幹之人煩惱。」
他拉著我坐在他腿上,一向正經的人又在我面前不正經了起來。
18
趙韫之牽扯的案子查清了。
是有人向趙韫之行賄失敗,轉而賄賂了沈知婉。
沈知婉曾經佩戴過的那顆大東珠,就是賄賂之一。
趙韫之主動交出所有收受的賄賂,被罰了半年俸祿。
這件事,鄭時安告訴我的時候,我除了有些驚訝,沒有其他情緒波動。
閨中時的手帕交約我相聚,我高高興興地赴約。
沒想到,我見到的人會是趙韫之。
他眼底烏青,滿臉疲憊,看上去整個人的狀態都不好。
但是,與我何幹呢?
我冷著臉,掉頭就走。
趙韫之攔到我面前,用懇求的語氣說:「沅沅,你先別走,我隻是想跟你說幾句話。」
「可我不想聽你說。若是有正事,你可以去找我夫君。」
「找他?」趙韫之紅了眼,「是說他短命,還是說你與我上輩子做了數十載的夫婦?」
我不由得沉下眸子:「我夫君會長命百歲,至於上輩子,此等子虛烏有之事,趙大人想怎麼說都行。」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兩輩子還沒有用這樣的語氣跟他說過話。
趙韫之一下子就愣住了,用一種不敢相信的眼神看著我。
而後,他對我露出委屈的表情,小心翼翼地說:「沅沅,你別生氣,我不是這個意思。」
我深吸口氣,心中默念「莫生氣」。
豈料,他得寸進尺:「沅沅,我才發現,我真正愛的人是你。是我有眼無珠,你千好萬好,沈氏根本就不及你半分。
「你我各自和離,你再嫁我一次,好不好?
「這一世,我一定好好愛你。」
他在我面前,真是什麼瘋話都敢說。
如果上輩子他說愛我,我一定會激動得給他所有。
可這一世,我已經不需要他的愛了。
更何況,他也不是真的愛我。
他隻是發現我能帶給他的東西,比沈知婉多得多。
比起情感,他更想要那些實際的利益。
我冷冷地看著他:「此等瘋言瘋語,趙大人還是不要再說了。
「另外,請稱呼我為鄭夫人,望自重。」
最後這句,我咬字極重。
趙韫之仿佛深受打擊與傷害。
真是諷刺。
19
來年入夏後,江南地區將會有連日不斷的大雨。
洪水衝毀堤壩,許多百姓流離失所。
天災過後,還有人禍。
地方官員貪墨了朝廷撥下去的銀子和糧食,百姓揭竿起義。
鄭時安被派往江南賑災,以及徹查貪汙案。
卻被流民刺S,一去不回。
我把前些日子負責運貨去江南的管事叫進了府裡。
等鄭時安下朝回來,我已經交代完畢。
他見我在對管事問話,便說:「夫人,我先去書房。」
我拉住他,面色凝重:「江南的事情,夫君不妨一起聽一聽。」
鄭時安面露疑惑,但還是在我旁邊坐了下來。
管事回話:「小姐,姑爺,小人此番前往江南,遇到個修築堤壩的鄉民。聽他的意思,那堤壩所用材料皆為劣質,若發生洪水,怕是很容易就會被衝毀。」
聞言,鄭時安急忙詢問:「此言當真?可有查證?」
「回姑爺,小人急於把貨物送到分店掌櫃手裡,趕緊回京向小姐復命,便沒有查證,隻是聽說了這個話。」
我開口說:「夫君,他隻是我嫁妝鋪子裡的一個管事,不是公家之人,不懂得事有輕重緩急。」
鄭時安蹙著眉頭,但還是放柔了聲音對我說:「夫人,河堤之事幹系重大,不容有失,我先去找父親商議。」
我點點頭,送他出了我們的院子。
傍晚,鄭時安身邊的小廝就過來傳話。
「少夫人,少爺讓小的過來回句話,少爺有公務在身,出府辦事去了,請少夫人早些安置,不必候他。」
鄭時安的能力,有目共睹。
我相信他可以推進調查堤壩之事,可以未雨綢繆。
雖然相信他,但我也不能幹等著。
我高價請人打造金絲軟甲。
20
朝廷特派欽差前往江南。
趙韫之又湊到了我跟前。
他無法再通過我那些手帕交將我單獨約出去,就趁著我赴宴之時,攔在我面前。
他意味不明地說:「沅沅,江南堤壩一事,是你提醒鄭時安的吧。」
我再次糾正他:「請稱呼我為鄭夫人。」
他依舊我行我素:「沅沅,你最愛的人是我,我也最愛你,你本來就應該是我的妻。」
再好的修養也架不住對方惡心。
這一次我不再控制脾氣。
「趙韫之,當初非要退婚的人是你。現在你我皆已各自婚配,你卻來說這種話,城牆都沒你臉皮厚。
「不妨實話告訴你,從小到大,在我眼裡,你從頭到腳沒有一處比得上時安哥。若非指腹為婚,你以為我會高看你一眼?」
幼時的許多畫面浮現在眼前。
我背錯詩書時,趙韫之會說我笨,叫我多花點時間熟讀熟記。
但是,時安哥會一字一句地教我背誦,會耐心地為我講解那些晦澀難懂的文字。
我不慎從臺階跌落時,趙韫之會下意識地伸手去拉我。
但是,會不顧自己受傷,給我做肉墊的人,是時安哥。
趙韫之再好,也不及鄭時安。
他才是那個對我更好的人。
21
「趙韫之,別再糾纏我了。」
說完這句,我便趕忙離開。
一轉身就看見了滿臉歡喜的鄭時安。
他揚著唇角,兩眼亮晶晶地說:「沅沅,從小到大,在我眼裡,你就是最好的姑娘。」
我輕輕彎起眉眼,快步走到他身邊。
鄭時安牽起我的手,徑直從趙韫之身邊走過去。
數日後,鄭時安眉眼間染著憂愁回來。
去江南查案的欽差意外身故,朝廷將會重新派人前往江南。
這個人就是鄭時安。
想到他上一世的S因,我心裡不禁咯噔了一下,臉色發白。
雖然尚無災情,無流民,可他出這麼遠的門,還是前世的喪命之地,我怎能不擔心?
我想阻止他,可我也知道,他想做個為民請命的好官。
更何況,就像公爹說的,皇上已有旨意,鄭時安不得不去。
臨出發前,我親自為鄭時安穿上金絲軟甲。
他溫聲勸我寬心,向我保證,會平安回來。
我不放心地在他的行囊裡添了許多保命的東西。
22
鄭時安這一走,就是四個月。
婆婆專心為鄭傾寧相看對象,最後還是將她許給了前世的夫家。
他們將會和和美美地過好一生。
反倒是趙書萱,前世高嫁皇家,這一世沒有趙韫之的官位加持, 隻許給了普通世家子弟,福禍相依。
趙書萱出閣之時, 我去給她添妝。
她仿佛羞於面對我,甚至露出忸怩不安之態,似有難以啟齒之言。
在我的印象裡, 趙書萱耿直,亦能辨是非,我並不厭她。
趙書萱屏退左右,仿佛下了很大的決心。
「沅沅姐, 我娘往我哥房裡添了兩個人, 我哥沒有拒絕。」
「這是趙家的家事, 你不該跟我說。」
趙書萱急紅了眼:「可是那兩個人,都與你有幾分相似。沅沅姐,你從小把我哥當未來夫君,我也從小把你當未來嫂子一樣敬著啊!
「我哥看上沈氏, 不要你,是他自己犯了糊塗, 眼盲心瞎。如今才知道後悔,也是他自己活該。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他納兩個與你相似的姨娘, 我怕影響你。」
我溫聲安撫她, 勸她隻管做一個開開心心的新娘子。
這世間哪有那麼多非黑即白之事,不過是看對誰而言, 利弊各幾分。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自己選擇的。
我有信心經營好自己的婚姻。
過好自己的日子。
23
鄭時安查清了貪汙案, 追回了治河工款。
和他一起回京的,還有我表兄。
鄭時安說,他此次在江南查訪,我舅舅和表兄幫助他良多。
表兄替他補充:「表妹夫遇刺, 幸有金絲軟甲,不然表妹就要守寡了。」
鄭時安怕我擔心,我隻慶幸未雨綢繆。
過了這一劫,我心裡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了地。
上一世,他來退婚。
「(投」聽罷, 他執起我的手。
「趙韫之不懂欣賞你的美,貪戀沈氏的美色, 娶回家後看到沈氏的不足之處, 想起你的好,卻怎麼也看不見他自己的問題。
「就算他找個跟你十成像的, 他的內心也不會滿足。
「而我不一樣,此生能娶沅沅為妻,已無憾矣。」
後來,趙府後宅不寧, 整日雞飛狗跳。
趙韫之請旨外放為官, 沒有帶走一名家眷。
而鄭時安在京為官,官運亨通,為我掙了個诰命回來。
我這輩子,生在江家, 嫁到鄭家,處處溫暖有愛。
沒有比這更幸福的了。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