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貴婦

第121章

字數:4457

發佈時間:2024-10-30 16:40:58

  而朝廷這邊,自然也收到了前線的戰報,包括燕王在城牆上對徐耀說的那一番話。


  朝中立即分成兩派,一派認為徐耀偏幫燕王,看似帶軍圍城,實則隻是做戲給朝廷看,不曾盡力,不如召回京城,左右燕軍已經被困,時間一長糧草斷絕,盛世庭便可攻破城門拿下燕王。


  另一派則認為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燕王那話明顯是挑撥離間,朝廷該信任徐耀。


  新帝魏昂與首輔黃仁、兵部尚書齊韜密談之後,以京城無大將防守為由,將徐耀召了回來。


  徐耀含恨而去,燕王聽說此事,喜得大笑三聲,可能徐耀還沒回到京城,他便帶人開始了反擊。


  郭嘯、張錫率領的七萬多將士也及時趕到,與燕王大軍裡應外合,連破盛世庭麾下的兩支大軍共二十萬兵馬,而這二十萬兵馬,死的隻是少數,剩下的全在主將戰死副將投降之後,並入了燕軍。


  如此,朝廷兵馬銳減,燕軍劇增,盛世庭縱使用兵如神也抵擋不了!


  打到六月,盛世庭帶著僅剩的十餘萬兵馬退回長江以南,與此同時,四十萬燕軍浩浩蕩蕩地陳兵江北,緊鑼密鼓地調用漁船,以備過江。


  局勢變化得太快,這是新帝魏昂不曾料到的,朝廷上的文武百官除了少數幾個還對魏昂抱有信心積極地出謀劃策,大多數官員都已經暗暗做起了兩手準備,隻是隱藏得小心翼翼,免得被人揭發告到新帝面前,先砍了他們的腦袋祭旗。


  危急關頭,首輔黃仁建議魏昂派人去見燕王,先答應將江北割讓給燕王,叔侄二人平分天下,等解除了眼前的危局,朝廷再陸續從遠地調遣軍隊過來,與燕軍決戰。


  魏昂同意了,為表誠意,他將燕王長女魏槿從被官兵嚴防死守的夫家中請了過來,再由黃仁對魏槿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當然,情分、道理都是空話,君臣真正拿捏魏槿的,是魏槿所生的二子一女,簡言之,如果魏槿能夠說服燕王止兵,魏槿的孩子們就能安然無恙,否則……


  魏槿想到家中的孩子,淚流滿面,哭著應下了。


  魏昂再派人護送魏槿乘船過江,去見燕王。


  魏槿是燕王與徐王妃所生的嫡女,也是他的第一個女兒,燕王愛之如珠。自從魏槿十六歲嫁到京城,燕王已經有整整十二年沒有見過這個女兒了,如今父女重逢,別說魏槿哭成了淚人,連燕王也頻頻落淚,抓著女兒單薄的肩膀,恨聲道:“瘦成這樣,皇上是不是刁難你了?”


  魏槿搖搖頭,將這三年來她與夫家的處境說了一遍,禁足雖苦,卻衣食無憂,當然,夫家對她諸多不滿,丈夫也夜夜宿在妾室那邊,這些,魏槿沒有告訴父王。


  待心情平復下來,燕王當著眾武將的面,詢問女兒道:“皇上派你過來,可是讓你勸說我投降的?”

Advertisement


  魏槿就把魏昂承諾與父王平分天下的詔書拿了出來。


  燕王看過之後,露出喜色,問女兒:“阿槿覺得如何?”


  魏槿卻道:“父王起事三年,如今距離事成隻有一步之遙,若此時半途而廢,一旦朝廷緩過氣來,馬上就會派大軍來襲,屆時不但父王前功盡棄,我朝百姓也要再度承受內戰之苦,所以,為了跟隨父王出生入死的將士們,為了擁護父王的天下百姓,父王絕不能同意此詔!”


  燕王神色一凜,卻又遲疑起來:“可,我若繼續南下,你沒能完成皇命,朝廷問罪女婿、外孫……”


  魏槿眼中含淚,微微揚起臉龐,聲音堅定地道:“與天下百姓的安危比,區區他們幾人又算什麼,父王隻管南下,不必顧慮女兒一家!”


  魏曕、魏昡、崔玉與眾武將都齊齊跪下,懇請燕王顧全大義,為百姓而戰!


  燕王重重地握住長女的肩膀,好女兒,不愧是他與王妃的孩子,大局面前知道孰輕孰重!


  於是,燕王留下女兒,派使臣去回復新帝,他要清君側除奸臣,除非黃仁、齊韜、殷聞受誅,他絕不罷手!


  魏昂大怒,派人將燕王使臣綁下去!


  黃仁、齊韜跪到大殿當中,老淚縱橫,願以身赴死解朝廷之危!


  魏昂怎麼可能殺死這兩位心腹重臣,一旦殺了,就是承認他被奸臣蒙蔽是個昏君,一個剛剛登基就能被奸臣左右的皇帝,以後還如何立足、還如何讓官民信服?更何況,燕王意圖謀反,清君側隻是個名頭,即使魏昂殺了黃仁、齊韜,燕王也會繼續進兵,找其他理由奪走皇位,那時候,魏昂連最後的氣節都無法保存!


  親手扶起二臣,魏昂咬牙切齒道:“燕王反賊,狼子野心朝野皆知,既然他要戰,朕便奉陪,朕就不信,朕的正義之師會敗給一個反賊,先帝在天有靈,也一定會助朕!”


  既然要戰,黃仁、齊韜馬上又開始出謀劃策。


  此時魏昂對自己還是有信心的,燕王手握四十萬大軍又如何,他還有長江天塹,燕王的鐵騎在地上橫行無阻,面對波濤洶湧的江水卻無可奈何!


  六月底,魏昂任命擅長水戰的陳嚴純統領水師,在江面上嚴陣以待。


  江北,燕王正在為渡江發愁,漁船數量有限,而且他手裡沒有水師,將士們上了船,不暈船都是好的了,一旦遇上朝廷訓練有素的水軍,還不被打得人仰船翻。


  這日早上,燕王又來江邊巡視,過了江就是金陵城,真的隻差一步,可惜這江浩浩蕩蕩,他的腿沒那麼長,步子沒那麼寬!


  就在此時,隻見無數艘戰船從對岸乘風而來,宛如一條條成精的巨大魚怪!


  朝廷要主動開戰了?


  燕王連忙命將士們準備,他們就在岸上等著,朝廷水師有本事就上來打,否則水戰再厲害,待在船上也打不到他們!


  燕王隻是愁,隻是饞那一艘艘戰船,倒是不怕。


  讓燕王意外的是,那些戰船隻是在江面上一字排開,靠得近了,隻見戰船上的一艘艘旗幟突然被拉了下去,再換上時,旗幟上竟然寫得都是“燕”!


  隨即,一艘戰船單獨而來,站在船頭含笑望過來的,正是朝廷水師統帥陳嚴純!


  陳嚴純帶著一家老小上了岸,在燕王眾將警惕的目光中,陳嚴純跪到燕王面前,朗聲道:“下官水師統帥陳嚴純,願為王爺效勞!”


  他連家人都帶來了,這投降自然假不了,燕王大喜,親手扶起陳嚴純,一時看陳嚴純比看親兒子還親!


  有了從天而降的水師,休整三日後,燕王大軍紛紛上船,順利過江,直奔金陵!


  魏昂早在得知陳嚴純投降燕王時就狂吐鮮血,倒在床上一病不起。


  才三十出頭的年輕帝王,一夜白了半數頭發。


  首輔黃仁跪在帝王的病榻前,哭著道:“皇上別急,咱們京城還有十五萬兵馬,全部叫回來固守京城,您再派人去各地調兵遣將,一定還有轉機!”


  魏昂目光空洞地望著帳頂。


  調兵遣將?


  確實還有數位手握重兵的邊關大將,譬如蜀地的蜀平侯,譬如秦地的平西侯,譬如遼地的遼侯,手裡加起來也有四五十萬的大軍。可是,蜀平侯、平西侯始終不肯聽朝廷調遣,以固守邊疆為借口遠遠地觀望著。遼侯吳劍倒是出兵圍過平城,因為金兵來襲又退回了遼地,據說燕王給他寫了一封信,不知信上寫了什麼,總之自那以後,吳劍也不聽朝廷的話了。


  “你們看著辦吧。”魏昂閉上眼睛,將守城之事交給黃仁、齊韜去辦。


  這兩人是燕王的眼中釘,為了自己的命,也得守住金陵城,他們召集金陵城內的幾位大將老將,包括徐耀、呂隆、盛世庭,全都委以重任,分別防守一處城門。


  七月中旬,燕王大軍兵臨城下。


  才攻了一日城,當天夜裡,負責守護西城門的呂隆竟然連夜投降,大開城門!


第111章


  呂隆開了西城門後,燕王大軍便從這邊長驅直入,一時間城內殺聲震天。


  燕王站在護城河外,面無表情地看著這一幕。


  “父王,為何不讓我與三哥帶兵?”魏昡走過來,按捺著心頭的烈火問。


  他跟隨父王一路南下,為的就是殺入金陵,而今金陵就在眼前,父王卻隻叫其他大將帶兵,魏昡心痒手痒,亦不明白!


  燕王收回思緒,看眼四子,再看眼默默站在一側的三子,沉聲問魏昡:“你想帶兵去打哪裡?”


  魏昡:“當然是……”


  就在他伸手指向護城河對岸的金陵城時,魏昡忽然明白了。


  金陵,是大魏國的京城,亦是父王經常思念的故土。


  燕王哼了一聲,負著手,望著高聳的金陵城牆道:“我奉先帝祖訓前來誅殺奸臣,奸臣死,我也該回去了。”


  魏昡雖然反應慢一些,剛明白父王為何不親自去打金陵,但也還沒傻到會信父王這句話。


  他退回原位,與三哥一左一右地站在父王身後。


  快到三更天,皇宮方向忽然傳來衝天火焰。


  很快,馮騰帶著一隊人馬跑出城門,來稟報燕王,稱城中守軍、官民都已投降,罪臣也全被抓捕,隻是新帝一家於宮中縱火自焚,目前馮谡等將士還在緊急滅火搶救。


  燕王:“告訴他們,務必救下皇上!”


  馮騰便又折回去了。


  燕王長嘆一聲,一個人回了王帳。


  黎明時分傳來消息,說在新帝居住的奉天殿找到幾具屍首,以及一封放在金匣中的詔書,乃是魏昂臨死前寫下的罪己詔,稱他錯信奸臣、逼死代王叔、發動戰事連累了江山百姓,無顏再見燕王,因此自焚以謝天下。


  燕王看過詔書,抱著金匣慟哭不已。


  待到天亮,城內的文武官員列隊來見燕王,稱國不可一日無君,懇請燕王繼承大位。


  燕王稱病,待在王帳中誰也不肯見。


  大臣們就在外面跪著,跪了三天三夜,燕王終於出來見人了,果然是大病初愈的樣子,面容消瘦神色憔悴。


  眼看大臣們病得病哭得哭,堅持要他繼承帝位,燕王推辭不過,隻好答應下來,卻提出要先去孝陵祭奠先帝。


  百官們就又跟著燕王跑去孝陵祭奠先帝,祭奠回來,燕王這才在官員們的擁護下、百姓們的跪拜當中,坐著車輦進了京城,直入皇宮。


  次日一早,燕王繼位稱帝,後稱永平帝。


  永平帝初登基,先列了一張“奸臣榜”,排在最上面的便是黃仁、齊韜以及殷聞。


  黃、齊兩家皆是滅族大罪,殷聞因不孝被本族除名,且殷家本族輔佐燕王有功,所以隻處死殷聞一人。


  其他榜上有名的魏昂舊臣,斬的斬罰的罰,或入獄或流放,當然也有一部分臣子因為之前的功績,獲得了永平帝的寬恕,官復原職繼續任用。


  隨後,永平帝恢復了秦王、代王的藩王爵位,因這二王一個病死一個當年削藩時就自盡了,爵位由各自的嫡長子繼承,各回原來的封地。


  奸臣要誅,忠臣要賞,像郭嘯、張錫、高震、楊敬忠、馮谡、陳嚴純皆封侯拜將,崔玉破格入內閣,之前主動投降永平帝的一批文官也獲得了提拔,而呂隆這等先對抗永平帝後來又立功的,則保留原來的爵位職位,算是功過相抵不予追究。


  賞罰持續了一個月,到中秋前,朝堂上的文武百官,有一半都換成了永平帝的舊臣。


  這時京城在攻城時損壞的宮殿房屋也都修建好了,燕王看過皇宮、京城的輿圖,開始冊封他的妻妾子女。


  妻妾五人,徐王妃冊封為後,李側妃封麗妃,郭側妃封賢妃,溫夫人封順妃,崔夫人封淑妃。


  皇子五人,長子魏暘封端王,次子魏昳封楚王,三次魏曕封蜀王,四子魏昡封湘王,五子魏暻封桂王,其妻各封王妃,嫡長子均為世子。


  因永平帝不舍兒子們離得太遠,不但端王住在京城,其他四王也都在京城賜王府,不必離京就藩。


  永平帝還有三個女兒,長女魏槿封安慶公主,次女魏杉封壽春公主,幺女魏楹封長樂公主。


  封完了,永平帝命蜀王、湘王前往平城,接後妃諸王來京。


  九月初,冊封的詔書比魏曕兄弟倆先抵達平城的燕王府。


  一大家子三代人都跪在存心殿前,聽完一卷一卷冊封詔書,除了剛剛冊封為端王的魏暘,其他人都一臉喜氣洋洋,而魏暘,也在徐皇後用眼神提醒後,匆匆露出笑容來。


  隻是隨著徐皇後回去之後,魏暘的眼圈就紅了,作為兒子,他無法在母親面前掩飾自己的委屈。父王登基稱帝,他作為嫡長子,按理說該封太子,可父王卻弄了一個“端王”的封號出來,這是什麼意思?


  徐皇後能理解兒子的委屈,可她並不認為,皇上此舉就是要立其他皇子為太子。


  從封號就能看出來,其他四子都是外地藩王,隻是皇上不想幾十年後重蹈今日覆轍,所以要四位藩王住在京城,空有藩王之名卻無藩王的佣兵之權。與此同時,皇上雖然沒有封兒子為太子,但“端王”這個區別於四個弟弟的封號便是告訴臣民百姓,兒子仍是他心目中的太子人選。


  “你父皇自有他的思量,你要做的,就是做好端王,做好進京後皇上交給你的差事。”

暢銷精選

真假女神
真假女神 室友偷拿外賣成癮,拿走了我遊戲CP給我點的外賣。 當天,CP就拿著外賣員偷拍的照片質問我:「你長成這樣,怎麼好意思接近我?真惡心。」 他和我解除關系,轉頭就跟遊戲圈第一女神綁了CP。 大家立馬發出女神照片,嘲笑我:「死肥豬,活該被甩。」 「你哪點比得上融融女神?她又美,遊戲打得又好。」 我看著照片,沉默了。 這不是我嗎?
熱搜影帝的白月光
熱搜影帝的白月光 主持人問,五千萬和影帝江徹,選哪個。 歸國的白月光:「我當然是選我家阿徹啦。」 我選五千萬。 後來我偶然回到高中校園,在江徹曾經的課桌上看到了一行熟悉的字體: 「希望冉苒能做我女朋友。」 嘶,到底誰是替身?
望星辰
望星辰 "阿爸把我舉過頭頂,他說我是草原上的星星。 可如今我隻是“江太太”,站在推杯換盞戴滿面具的名利場上,聽著周圍的挖苦羞辱。"
看電影被拍視頻造謠,說我在男友出去的十分鐘和鄰座親熱
看電影被拍視頻造謠,說我在男友出去的十分鐘和鄰座親熱 "看電影時我被後排拍視頻造謠,說我在男友出去的十分鍾裡和陌生鄰座親熱。 我的個人信息被開盒,還給我造各種各樣的黃謠。"
杏林聖女
杏林聖女 "我妹醫術不佳,卻心懷慈悲。 她全城尋覓病患醫治,分文不取,贏得「杏林聖女」名號。 病患太多,她一人無法顧全,我替她出診勞心勞力,身體虧空。 醫館入不敷出,祖輩基業幾近敗光。 我好心勸誡讓她收斂些,免得破財又樹敵。"
軍訓遇上社會姐
軍訓遇上社會姐 "大學開學,班裡有個社會姐。 軍訓故意當顯眼包,媚男厭女,到處和男生稱兄道弟。 什麼惡心人的事兒她都幹。 我本躲著她走。 誰知她竟然在我心髒病發作時,狠狠踢了我一腳。 「你不就是想逃軍訓?裝嬌妻是吧?我讓你裝!」"
山鵲之鳴
山鵲之鳴 我為奴追隨他四年不離不棄。
無聲退場
無聲退場 網傳,京圈太子爺終於嫌棄了那聾子。 他在發布會上宣布了和宋家小姐訂婚的 消息。我摘下助聽器,隔著人海與他
設置
  • 主題模式
  • 字體大小
  • 20
  • 字體樣式
  • 雅黑
  • 宋體
  • 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