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有福

第211章

字數:3647

發佈時間:2024-11-06 10:14:28

  • 20

  反正已經有人打頭了,甭管能不能拿下後位,反正也沒損失,說不定就攤到自家頭上了呢?


  所以最近京裡和朝堂上可謂是亂象橫生。


第188章


  王多壽作為福兒的弟弟,面對這樣的情況,自然是又氣又急。


  他還是知道姐姐和姐夫的一些事的,還聽姐姐說過當初她和姐夫成親是皇後娘娘應許,正武帝賜的婚。


  可外面那些人偏偏說姐姐是不成禮,不能視為妻。


  開始他覺得這些人為了皇後之位都瘋了,竟然罔顧事實,可很快他意識到了一個問題,能坐到這般位置的人都不傻,哪個不是人精,沒事說這種被人一捅就破的謊言做甚?


  那就隻有一個可能,也許當初他姐和姐夫成親的時候,確實可能在‘禮’上有所疏漏,才會被人抓住漏洞,以‘不成禮’為由。


  他首先想到的是,既然是賜婚,應該是有賜婚聖旨,若是有聖旨,那什麼問題都可以解決了。


  天地君親師,再大的禮,能大過皇帝賜婚?


  遂,便託了一個在制赦房為官的友人,讓他幫忙查一查當年聖旨留存的底薄。


  一般聖旨發下,制赦房是有留存底薄的,也就是會記一下某年某月某日發了一張什麼聖旨,什麼內容,供以日後查閱。


  誰知查了後才發現,當年並沒有發過這樣一張賜婚聖旨。


  王多壽就知道岔子可能就出在這了。


  可能對方就是知道沒有賜婚聖旨,才敢以‘不成禮’為由圖謀後位。


  ……

Advertisement


  要知道賜婚這種事,對下面人來說重要,但對上面的人來說,其實沒那麼重要。皇帝、皇後、太後、甚至妃位以上的品級,都可以給下面的人賜婚。


  有時就是一句話,陛下給誰誰誰賜婚了。


  好了,下面人都知道了,自然秉著口諭去辦。


  隻有相對來說,較為重要事情和場合,才會頒發聖旨著重其重要性。比如說給某某皇子賜婚皇子妃,比如說與蒙古聯姻,某某公主嫁過去,額驸是誰誰誰。


  而當時衛傅和福兒的處境是被圈在東宮,臨被流放之前,有人來告訴他們陛下給二人賜婚了,然後倉促補了個婚禮。


  這種情形下,隻有口諭,沒有書面聖旨很正常。


  要是正武帝還在,這事其實也簡單。


  他自己發下的口諭,他肯定記得。


  問題是正武帝,哦,現在該叫太上皇了,帶上太上皇後跑了,現在誰也不知道他在哪兒。


  可能背後那些人就是抓住這點,才會鬧得這一出。


  不同於王多壽的憂心忡忡,福兒似乎一點都不擔心。


  “你別擔心這個,別說你姐夫還在那兒,你忘了你姐夫做官後,我有封贈诰命的诰書?”


  最起初衛傅的官位是經略安撫使,從二品的官銜,那時福兒的诰命便是夫人的品級了。


  一般聖旨是為統稱,若是分得細一點,則要分為詔、制、诰、敕、諭幾種。像命婦的品級,一到五品是為诰命,五品以下則為敕命,婦從夫品級。


  诰命夫人的封贈,是有正兒八經的诰書,代表著朝廷承認福兒為正妻的身份。


  所以福兒一點都不慌。


  “姐,你不懂,以前有過這種案子,姐你可聽說過‘張玉案’?”


  .


  要說到‘張玉案’,那還要追溯到元豐朝的時候了,當時有一士子名為張玉,十年寒窗苦讀,一朝中了進士,天下聞名。


  這張玉不光年輕,人長得也是一表人才,就被其座師看中了,招了為婿。


  張玉娶了座師的女兒後,夫妻二人倒也恩愛。


  到這裡時,整件事還算是一段佳話。可偏偏就在這時,有人爆出張玉其實在家鄉還有原配,張玉屬於是停妻再娶,犯了大燕律法。


  《大燕律例》:官員有妻再娶,杖九十,私罪,降四級調用。後娶之妻離異(歸宗)。①


  對於普通人來說,停妻再娶不算什麼,頂多被人戳脊梁骨痛罵,隻要女方不拿著婚書告上衙門,其實不算什麼事。


  但對於朝廷命官來說,這就是大罪。


  若查屬實,輕則丟官,重則朝廷永不錄用。


  爆出這件事的人,其本身不是衝著張玉去的,而是衝著張玉的嶽父,也是他的座師。


  屬於朝堂上一貫攻訐的手段。借由攻擊身邊人,來牽出後面的人,再給你扣上一個大帽子,冠以罪名。


  像張玉嶽父就被人扣上了仗勢欺人,縱容女婿停妻再娶之類的罪名。甚至張玉妻子,也是座師的女兒,也被質疑了命婦的合法性,有欺瞞朝廷的嫌疑。


  因為她本就不是妻,卻被以妻子名義報給朝廷,得到了敕命的封贈。


  總之這罪名是越羅織越大,到最後竟發展到欺君罔上了。


  當時這事鬧得挺大的,都想著張玉的嶽父這次怕是要完,誰知人家不愧是多年在朝為官老臣,非但沒有亂了手腳,反而串通了女婿改了供詞。


  以當年在家鄉所娶之妻,並非是妻,而是家中長輩為其納的妾室為由,駁了對方的攻訐。


  其中所用的手段,就是不成禮,不是妻。


  而他們所憑借的‘不成禮’,就是張玉當年娶妻時,沒有婚書。


  要知道,當下市井民間,並不是每個人娶妻都有婚書,畢竟不識字的人佔大多數,有些老百姓也不知道婚書的重要性。


  張玉出身貧寒,原籍是個小鄉村,他們那裡的人家娶妻,從沒有擬個婚書的說法,多是辦一場婚禮,父母鄉親都知道了就行。


  可從朝廷律法上來講,朝廷是隻認婚書的。


  一般婚書上會列舉雙方婚嫁之時的聘禮和陪嫁,以及雙方姓名,生辰八字,父母姓名等等。


  若日後有了官司,多是憑借婚書為證。


  比方說女方嫁過去,不久便因病過世了,女方娘家是可以向男方索要回女方嫁妝的,這時就要以婚書上所記錄的嫁妝為證。又或者是雙方訂下婚書,有一方悔婚,隻要拿著婚書去告,一告一個準。


  張玉及其嶽父就是鑽了‘沒有婚書’這點空子,以禮不成為由,質疑了原配的合法性,將之降為妾,躲避了這場攻訐。


  其實所有人都知道,張玉的那個原配可能就是他的原配,他確實屬於停妻再娶。


  但沒有婚書,說什麼都沒用,因為律法隻認婚書。


  ‘張玉案’雖和福兒的這件事不太相同,但道理是差不多的,那些圖謀後位的人完全可以用‘不成禮’為由,來質疑其诰命封贈的合法性,再借此來駁回福兒為正妻的合法性。


  聽完後,福兒又被開了眼界。


  “你說你們這些當官的,怎麼這麼多心眼?什麼都能被你們利用!”


  王多壽苦笑:“姐,我雖是當官的,但我可沒有他們那麼壞。”


  福兒瞥了他一眼:“你沒有學壞,那你那個妾是怎麼回事?家裡一直有不準納妾的規矩,你倒好,偷偷摸摸就納了個妾?”


  一提這事,王多壽的臉色頓時沉了下來。


  “姐,這事你別管。”


  似乎也知道這種口氣對付他姐沒用,他又軟和了腔調:“納這個妾,不是我想納的。”


  “是崔氏?”


  福兒目光一轉,當即明白了。


  一提到崔氏,王多壽的臉色更不好看了。


  見此,福兒也不知該說什麼。


  畢竟到底怎麼回事,她都還不知道,也不好多言。


  但想到同為女子,便又道:“你們既然是夫妻,當初娶她,也是你願意娶的。既然娶回來,你就要對得起人家,咱們家可不幸負心漢。像你剛才說的那個叫張玉的,千萬別學了他,讓我說這種人就不該讓他還當官,還有他那個嶽父,沒得苛待老百姓。”


  “這二人下場並不好。好了姐,我們先不說這些,這事你打算咋辦?”


  “看你姐夫打算咋辦了。”


  “可——”


  王多壽雖欲言又止,但福兒何嘗看不出他的意思。


  人心都是善變的,地位不同,想法自然也不同了,說不定衛傅會為了得到朝臣的擁護,就換個皇後,或者多納幾個妃子入宮。


  不管怎樣,這對福兒來說,都不是什麼好事。


  “好了,你放心,你姐夫他不敢。他要真敢這麼做,我就帶著大郎他們回建京去,留他一個人在京城,他願意咋樣就咋樣……”


  .


  兩人說話時,其實裡屋還睡著幾個小家伙。


  大郎是最先醒的,然後是三郎。


  三郎一動,把二郎也吵醒了,然後把圓圓也吵醒了。


  圓圓醒了就想說話,被三郎眼明手快地捂住了嘴。


  “三哥……”


  三郎做了個噓的手勢。


  幾個小家伙就靜靜地聽著,聽到娘說要帶他們回建京,三郎有些忍不住了。


  “大哥,娘和小舅舅在說什麼?是不是爹要給我們娶後娘了?”


  三郎還是知道後娘的,反正在他心裡,後娘都是壞人。


  大郎也九歲多了,當然不像弟弟這麼淺顯,他讀的書多,懂的道理也多,聽出是有人在搶奪娘皇後的位置。


  按照正常來看,爹當了皇帝,娘自然是皇後,現在有人不想讓娘當皇後,甚至還想弄些女人來跟娘搶爹。


  這在大郎來看,是絕對不允許的。


  即使不是當兒子的心疼娘,站在娘這一邊,隻以做兒子的立場來說,如果真讓娘的正妻之位被奪去,他們兄弟姐妹幾個都會從嫡出,變成庶出。


  大郎雖然才九歲,但他這些年讀了不少書。


  除了爹教他,幾個先生也教了他們很多,他已經懂得了嫡出和庶出的區別,也知道什麼叫做合法性。


  就像剛才小舅舅講的張玉案。


  那個張玉原配還給他生了兩個孩子,卻因為母親正妻之位被剝奪,不得不從嫡出變成庶出,一輩子都要低後娶的那個所出的孩子一頭。


  可這些道理大郎懂,二郎三郎卻不懂,他們頂多懂得爹可能要娶後娘了,至於圓圓,她才兩歲,更是什麼都不懂。


  “有人想給爹塞女人,跟我們還有娘搶爹,要是被他們做成功的話,我們就要多很多後娘了。”


  大郎隻能選擇用較為淺顯的說法,告訴弟妹這件事的嚴重性。


  “一個後娘已經夠壞了,一堆後娘那以後還有我們的好日子過?會不會以後連飯都不給我們吃了?”三郎道。


  二郎較弟弟,還是要有腦子些的。


  “怎麼可能?娘那麼厲害,爹一向怕娘,肯定不敢給我們娶後娘。”


  “可爹當了皇帝,不是說皇帝可以娶很多妃子嗎?那些妃子應該就算是我們的後娘。”三郎發表了不同的看法,“太婆跟我說了,來了京城後,要管著爹不讓他找其他女人,外面的女人都是禍家的根兒……”


  見三郎說得振振有詞,其中還牽扯了太婆,太婆指的是牛大花。關外稱呼高於祖父祖母以上輩分的老人家,男的是太公,女的是太或者太婆。


  大郎和二郎沒想到,太婆竟然私底下還交代過三郎這個。


  不過三郎平時跟太公練武的時候較多,太婆會跟他說這個也不稀奇。

暢銷精選

賭嫁
賭嫁 "嫡姐從小便知要嫁那裴家郎。 可剛交換了庚帖,裴家卻被流放,甚至牽連未嫁新婦。 嫡姐推我去送死:「不過是個庶女,你便替我去了吧,我可不想死。」 可她不知,我姨娘就是那蠻夷之地的醫聖後人。"
帝王業
帝王業 京城來了個花魁娘子,自稱穿越女,會 唱水調歌頭,城中勳貴無不趨之若鶩。
我送妹妹當貴妃
我送妹妹當貴妃 我被妹妹推到了冰冷的湖裡。拼命掙扎時,她歇斯底裡地對我說
普通朋友
普通朋友 被車撞傷到腦袋,醫生說我可能會得失憶癥。 我開玩笑地問守在我病床前的男朋友是誰。 他頓了頓,說我們是普通朋友。
晚凝
晚凝 "夫君戰死兩年後,因為合歡蠱,我爬上新晉狀元小叔子的床。 三個月後,夫君突然詐屍,加官晉爵,榮歸故裡,我成了诰命夫人。"
她和時間追月亮
她和時間追月亮 "五歲時,我爸沒了。 親媽早在離婚的時候就主動放棄撫養權,於是我被判給了後媽。 看著在大雪裡凍得瑟瑟發抖的我,她破口大罵。 「一群喪盡天良的東西,老娘才三十歲,帶個小拖油瓶以後怎麼找下家啊!」 她丟了我三次,都沒能成功把我丟掉。 隻能罵罵咧咧、不情不願地養著我。"
喬箏
喬箏 "叛軍圍城,傅塵帶著白月光棄城而逃。 留下了王妃,世子還有個丫鬟喬箏。 王府亂成了一鍋粥,喬箏也沒想著跑。"
我從前世來
我從前世來 我是惡毒女配,但擺爛了。第一世被男主沈默親手送進監獄。第二世因他傾家蕩產。第三世我徹底擺爛。管你主角配 角,我隻過好自己的日子。
設置
  • 主題模式
  • 字體大小
  • 20
  • 字體樣式
  • 雅黑
  • 宋體
  • 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