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哥姐習慣了用嘴盡孝。
爸媽也習慣了我腳踏實地地盡孝。
可是,他們仍然不滿足我的付出,總認為我趕不上哥姐一根指頭金貴。
話裡話外,都是對我的鄙視厭惡。
有一天,我終於受不了了。
我離開了家,徹底跟他們斷了聯系。
沒有人愛我,那我就選擇自己愛自己。
一個人的家,自己孝順自己,挺好的。
Advertisement
至於父母的晚年,就讓哥姐繼續拿嘴去盡孝吧。
我對他們的孝,早就盡完了。
1
病房裡,我剛忙完一通坐下,門被推開。
打眼望去,卻是哥姐來了。
兩人衣著光鮮,閃亮登場。
還跟往年一樣,兩個肩膀架個頭就跑來探望生病的媽。
真是摳門,就算是親兒女,親媽住院都快住到出院了。
這好容易來一趟,怎麼就能兩手空空?
可媽顯然並不介意。
歪頭一看是他倆,登時樂得花枝亂顫,連床都跟著顛起來。
「哎喲,你倆咋來了,請了假吧,沒耽誤掙錢吧?
「唉,工作那麼忙,就不要專門請假看我了,累著了媽心疼。
「放心吧,有她伺候我,媽在醫院裡也好過得很,過些天就能出院了。」
哥姐笑道:「不是,今天休息日,不用請假。」
媽面上閃過一絲尷尬,旋即消失,重新又感動上了。
「唉,好容易熬到休息日了,不好好在家歇著,還要專程跑來看我。
我的兩個大寶貝,你們咋就這麼孝順呢。」
又用命令的語氣吩咐我,「你去,把你表姐拿來的大草莓洗洗,給你哥姐吃。」
又讓我給他們一人拿一盒牛奶。
我拿著草莓去洗,路過鄰床,正好看到她望向我媽他們三人時驚訝又困惑的目光。
水果洗好後,哥拿起來吃了幾個,想起姐,遞了個過去,姐卻嫌髒。
於是哥毫不客氣地把一整盒草莓都炫進嘴裡。
一個也沒給媽留,更別說留給我了。
我搬過椅子讓他們坐,哥坐了,姐卻不坐。
就這麼筆挺地站著,跟電線杆子似的。
醫院裡的物品,她是能不碰就不碰的。
兩人一坐一站,在那跟媽說了幾句話。
前後沒十分鍾,就離開了。
一是他們本來就不願久留,二是媽怕哥被醫院的細菌病毒感染了,也心疼姐站久了腿酸。
媽依依不舍的視線一直追隨著他倆,還讓我去送送他們。
如果不按她說的做,就要被無休止地數落。
為了耳根清淨,我隻好跟出去做做樣子。
她的水沒輸完,還是小瓶,我不敢在外多逗留,抓緊趕了回去。
2
剛到門口,就聽媽正得意洋洋地跟病友介紹哥姐。
語氣裡是露骨的炫耀。
病友們則感到萬分驚詫。
「哎喲,我的媽呀,我到現在才知道原來這個天天在這兒照顧你的居然是你小女兒啊。
「我一直以為你舍不得小女兒受累,不讓她來照顧你。」
「就是,我以前也覺得這個是你家僱的保姆。
「瞧你整天指使她幹這幹那的,她都沒啥空歇歇。
「你的語氣又冷又硬,我還以為你這個僱主不好處呢。」
我媽不耐煩地撇撇嘴:「她打小就是操勞的命,幹慣了。」
「我看你大女兒和大兒子都挺光鮮時髦的,怎麼小女兒那麼樸素?」
我媽:「咳,她整天光幹家務用得著穿那麼幹淨漂亮嗎?
「她哥姐是體面人,自然要穿得好些了。」
病友:「聽著你家庭條件也不錯。
「怎麼就沒想著給你小女兒安排工作,光給大女兒和大兒子安排呀?」
這時我走了進來。
我媽不滿地看我一眼,對病友說:「我們也不是不想的,誰讓她打小不是學習的料呢。」
病友立馬反駁她:「不對呀,你那兩個孩子學習也不好,不是也給安排工作了嗎?請客送禮花了不少錢,你上次說過的。」
「是嗎?看我這記性。不過找份好工作可不是容易事,輪到她時,家裡經濟就緊張了。我這個小女兒啊,從小懂事,她知道家裡條件不好,就主動拒絕了。是吧?」
我媽問我話呢。
我隻好點頭,輕聲道:「是啊。」
但不再跟從前那樣,這回我一個字也不多講。
不再為他們說話,臉上還要流露些許委屈不甘無可奈何。
我媽一看我居然不再替她辯解,更不滿了。
「我這小女兒,心毒著吶,可記仇,為點小事就不喊人,都好些年沒叫過我媽了。也沒喊過爸,哥姐更不叫了。
「也怨不得你們不知道她是我女兒。
「唉,好像我們欠她似的,可誰讓她自己不爭氣呢。」
我心中暗笑,她以為人家是傻子嗎?
有我這樣天天在床前精心伺候,忙得腳不沾地的心毒女兒嗎?
而且,我不喊你媽,不喊爸,不喊哥不喊姐。
你們就不摸著胸口問問自己是為什麼嗎?
我繼續沉默,臉色更委屈,就要讓人看出這家子父母偏心眼了。
我也不稀罕再在外人面前標榜自己的懂事體諒。
隻是再次堅定了決心,這次她出院後,我就真要離開這個家了。
這個家,我再也待不下去,也不想再待下去了。
3
幾年前,老房子拆遷,加上父母住的這套,我家就一共有六套房。
剛聽到這個消息時,我曾美滋滋地幻想過,將來能和哥姐平分房子。
那樣,我就能有兩套完全屬於自己的房子。
一套住,一套租,再打份工,就能實現經濟獨立了。
自己住,我就能真的自個兒說了算。
無論做什麼,無論怎麼做,我都不用再看任何人的臉色,隻要遷就自己就行了。
這樣的前景,隻要想想就能樂得合不攏嘴。
其實這樣我已經是三人裡房產最少的。
畢竟哥姐早就有自己的房子,那是爸媽在他們婚前就給準備好的。
隻有我,老大不小還跟父母住一起。
不過,那也隻是幻想,我知道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
斷然不會平分。
可最不濟,父母也會把這套我們一起住的留給我吧?
不然怎麼說得過去呢?畢竟這麼多年,都是我在照顧他們。
甚至可以說從小時候起,我就已經在照顧他們了。
而照顧病重隻能半自理的媽,也有十多年。
但我還是高估了他們對我的父愛母愛。
那天親友聚會,大家提到這個話題,有人問父母將來打算怎麼分配房子。
爸媽互看一眼,滿目含笑。
「早打算好了,我們一共六套房,將來寧朝寧志一人三套。」
屋裡一下子安靜許多,我在聽到這話的剎那,心也一下跌到谷底。
沉默片刻,大舅問:「怎麼沒有寧霞的?」
爸用滿不在乎的口吻說:「她啊,又沒結婚沒孩子的,要什麼房子啊?」
姨父:「你們怎麼也得分她套房吧,她雖然沒結婚沒孩子,可不代表她這輩子都不結婚、沒孩子。
「退一萬步講,她要總不結婚,有一套房好歹也是個依靠。
「她又沒工作,將來也能以房養老不是嗎?
「兩個大的你們都給準備了婚房,再分三套,他們就一人四套。
「就寧霞一套也沒有,當父母不能這麼偏心。」
大姨:「就是,以前寧朝結婚時我們這幫親戚聽說你們還給她也買了婚房,後來也一直幫還房貸。
「還覺得你們兩口子挺開明新潮的,沒想到是太偏心了。
「一套也不給人家,你們讓她將來可咋辦?」
爸一仰脖子,一臉不服氣:「將來?將來的事我們可管不著。我們養她大,還要養她老啊?
「哪有這便宜事!她以後好過還是孬過,那都是她的命!」
媽瞪他一眼,示意他注意形象。
「不是,她將來可以跟著她哥姐過,都是一家人,她哥姐還能把她轟出去不成?
「而且是她自己說不打算結婚,不要孩子的。
「那我們再給她不就沒用了嗎?到時候她S了房子還不是留給侄子外甥。
「既然早晚走這一步,不如現在直接分給她哥姐,也省了好多麻煩。」
4
爸媽還要我跟親戚們解釋,是我自己的主意,不是他們偏心。
那次我依舊選擇了息事寧人,順了父母的願。
也許父母是想在這樣的場合下讓眾人做見證,是我自願放棄房產,不是他們逼的。
想到這裡,父母那段時間裡的一些做法也讓我更堅定了,這就是他們的計策,誘我上鉤。
那段日子,父母經常在我跟前唉聲嘆氣,說有時錢多了反倒不是好事,一家子因錢生出矛盾甚至釀成悲劇的不在少數。
他們現在加起來一共六套房,本來是好分的,一人兩套唄。
但再考慮實際情況就變得不好分了。
哥姐都成家立業了,隻有我沒有。
我無家無業,靠他們養活,沒負擔。
可哥姐負擔大,生的都是兒子,養孩子花費巨大,將來他們還打算送孩子留學。
再加上婚房彩禮什麼的,難以想象。
就算他倆一人再多分套房,經濟壓力也還是不小。
「要是房子能再多幾套,爸媽一定能省出一套給你。」
說得多了,我像從前那樣選擇做體貼懂事的女兒,主動提出將來我住養老院。
父母的房子我一套都不要,反正要了早晚也是要給侄子外甥。
父母當時就高興得合不攏嘴,爸猛拍自己的大腿。
「太好了,我就是這麼想的!」
媽也誇我從小就懂事體貼,比哥姐讓他們省心多了。
可笑的是,我當時也挺高興,覺得英雄所見略同。
我和父母想到一起去了!
可過後卻越想越不是滋味,我之所以那麼想,是為了他們考慮。
不願讓他們為錢財的事傷神。
可他們呢,自始至終,心裡裝的都是哥姐,隻有哥姐,從來沒有我。
他們整天在我跟前發愁賣慘,不過是逼我主動放棄房產。
可我放棄了又怎樣,他們還像從前那樣,不誇贊不感激,甚至反咬一口,倒打一耙。
狠狠扎我一刀。
也是,他們那樣逼我,不過是圖過後跟人說起時不用擔負偏心的評價。
親友聚會上的那番爭論,隻讓我更加心冷,對他們,對這個家,也越發沒了感情。
5
回家洗澡,正趕上我爸在儲藏間整理物品。
哥姐,也相約來家看爸,姐坐在沙發上刷手機。
哥從衛生間出來,到儲藏室拿東西。
見爸蹲在地上忙活,立即急吼吼地嚷:「你幹什麼呢?」
爸的語氣不像面對我時的冷厲,像犯錯挨訓的兒子。
帶著點討好,甚至有點害怕:「快過年了,我收拾一下。」
「放得好好的,收拾啥,收拾亂套了以後都不好找東西了。」
爸小心翼翼地解釋:「過年大掃除是風俗,整理一下更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