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心動

第108章

字數:4572

發佈時間:2024-11-05 13:59:33

  永盈郡主出宮後卻攜婢女一名,自囚於長安城外太清觀,再不入世。


  自此,郡主與昔日少年戰神之過往,唯餘坊間傳聞。


  相傳興武十三年,帝下令查抄沈府,曾有人於東院書房拾得衣字玉佩一枚,故世人猜測,郡主與沈氏元策年少相戀,早年便已私定終身,二人少時在外不和,皆為掩人耳目之故。


  坊間傳聞愈演愈烈,街頭巷尾,一時之間風月話本漫天。


  我雲遊歸觀之時,恰逢話本風靡坊間,見有人到訪道觀,向郡主求證傳聞真假。郡主搖頭一笑,答曰:不過世人妄想。


  郡主雖如此作答,卻亦好奇坊間如何書寫二人,可惜此前困於幽暗宮室,雙目已無法視物,便令婢女尋來話本,在旁念誦。


  郡主幽居太清觀,別無他事,自此以聽話本為樂,令婢女日復一日,翻來覆去誦讀。久而久之,觀中弟子對此話本幾可倒背如流,郡主亦幾將假想當真,每每聽之必展露笑顏。


  隻是郡主待觀中弟子皆和善可親,獨獨厭我至深,對我從無隻言片語。我不知緣由,多年來始終困惑不解。


  直至永寧七年隆冬,我感大限將至,油盡燈枯之日,終得郡主駕臨我榻前,願解我多年所惑。


  聽郡主娓娓道來,我方才了悟,原沈氏夫人當年所誕為雙生子,因我預言雙生子禍國,沈氏長子留京,次子被秘密送往河西。興武十一年夏,沈氏長子戰死沙場,同年冬,自河西凱旋之人已是其孪生胞弟。


  可惜郡主亦是在沈氏次子繳械投降,兵敗身死之後才知真相,一切為時已晚。


  無怪郡主對我深惡痛絕至此。


  我年少輕狂之時自以為勘破天機,可掌一國命運,為君分憂,為天下解難,殊不知自己亦是命運中人,正因我當年預言,才致沈氏心生反意,君臣離心,致山河破碎,生靈塗炭。


  所謂谶言,可笑之至。


  我於臨終悔不當初,死亦無法瞑目,許因執念過深,得上天垂憐,瀕死之際腦海閃現浮光掠影,疑似窺見命運轉機。


  再睜眼,我驚得重生,重回興武十一年冬,沈氏次子凱旋前月。

Advertisement


  我本是已死之人,今得此生機,願飛蛾撲火逆天而行,改寫當年谶言,以贖我深重罪孽。


  我回想瀕死一刻預知之後事,復刻過去所聞話本,將沈氏次子身世線索一並寫入其中,秘送至永恩侯府,望成為撥轉命運齒輪之人,令永盈郡主今生早得機緣與沈氏次子相知相戀,改其命其運。


  盼興武十三年,再無因我而起之戰,再無山河破碎,生靈塗炭。


  見微懺上。”


  姜稚衣震動地顫著眼睫,手心冰涼地緊攥著信箋,指尖用力到近乎痙攣。


  目光從最後一行緩緩向上,又回到第一行,牢牢盯住了那句“帝挾永盈郡主上城樓,脅令叛軍投降,沈氏元策於城樓之下繳械棄馬,受萬箭穿心”。


  恍惚間,耳邊忽然響起四月裡她夜半噩夢驚醒,元策安慰她的話:“我身下有戰馬,手裡有武器,當我面射來的箭怎麼傷得到我?除非我繳械投降,原地不動,才捱得上你夢裡的萬箭穿心,知道了嗎?”


  是啊,在她那夜的夢裡,他身下有戰馬,手裡有武器,怎麼可能躲不開迎面射來的箭?


  那不過是她心有所憂,胡亂做的噩夢罷了。


  可是在那個真正的結局裡,他手裡沒有武器了。


  他手裡……沒有武器了。


第91章


  翌日午後, 皇宮內殿。


  姜稚衣坐在下首,接過內侍奉上的茶盞捧在手心,低垂眼睫看著盞裡的熱茶。


  升騰的熱氣像迷霧團團氤氲在眼下, 讓人看不見底。


  昨日她從太清觀回來,夜裡收到雪青阿姊讓人傳來的口信, 說裴相應召入宮, 參與了和親一事的商討,幾位重臣一多半持反對意見, 大燁應當不會答應和親。


  聽完雪青阿姊的消息, 她從驚悸中冷靜下來,輾轉反側一夜,告訴自己先不要輕易相信那封手書。


  昨日離開太清觀之前,她曾問起見微天師現下人在何處, 張道長卻說見微天師擅改天命,壽元已盡, 去年冬便仙逝了。


  見不到見微天師本尊,光憑這樣一封手書,死而復生, 預知後事,這般荒誕離奇的事, 她憑什麼就這麼認了?


  再說那個結局本來也說不通,既然她直到元策身死, 才知道他不是沈元策,那麼在她誤以為他是沈元策的日子裡, 必不可能給他一分好臉色,他又憑什麼為了這樣的她繳械投降?


  萬一這封手書是有人想要挑撥離間,想要讓她自亂陣腳呢?


  天子宣召她入殿, 尚未開口表態,她既然提前得到消息,得以有時間醞釀說辭,此刻尚是她周旋的機會。


  上首龍座,興武帝看上去精神不佳,臉色發黃,眉宇愁雲密布,自她進殿以來便一直閉著眼掌著額頭,半晌過去方才揉了揉額角開口:“可知皇伯伯為何宣召你入宮?”


  姜稚衣壓下心中忐忑,抬起眼來:“稚衣聽說了。”


  天子前日收到西邏上書,重臣昨日先一步得到消息,今早朝會此事經由鴻胪寺上奏,正式放到朝堂上商討,大家便都知道了,也省得她還要演上一場驚慌失措。


  興武帝睜眼望了過來,似是意外於她的平靜:“皇伯伯在這兒發愁,你這丫頭倒是不慌不忙,一點也不擔心?”


  “我有什麼好擔心的?有皇伯伯保護我呢,皇伯伯又不可能答應他們!”姜稚衣一揚下巴。


  興武帝眼睛微眯起來:“你倒是知道朕的心思?”


  “當然了,就大半年前在這內殿裡,那個時候我想跟著沈少將軍一起去河西,皇伯伯都不同意呢,說我從小生在長安,長在長安,住去河西能習慣嗎?那西邏比河西還要遠,氣候還要寒冷幹燥,皇伯伯都不可能舍得我去那兒,更別說是嫁去那兒,嫁給一個比我阿爹年紀還大的人!”


  “……不過稚衣確實給皇伯伯添麻煩了,”姜稚衣說著嘆了口氣,“還得皇伯伯跟西邏人解釋我已經定親,馬上就要出嫁了。”


  興武帝身後的內侍面色一凜。


  尚未出閣的小姑娘,對上天子能夠如此先發制人,倒已很是聰慧過人膽識過人了,可惜——


  興武帝定定看了姜稚衣一會兒,移開眼長嘆一聲:“是啊,皇伯伯當然舍不得你,再說哪兒有將已經定親的郡主送出去和親的道理,可若是以你已定親為由拒絕西邏,便說明我大燁並非不願和親交好,隻是人選不合適,那西邏人若再換一位不曾定親的公主求娶,譬如求娶到你寶嘉阿姊,朕就再無理由拒絕了……這可如何是好?”


  姜稚衣掩在袖子下的手一顫。


  “若到時候朕再拒絕,便成了借口連篇,既損我大燁國威,又讓西邏覺得我大燁存心戲耍,兩邦很可能再起戰事。皇伯伯聽聞你在杏陽也經歷了不少,應當明白皇伯伯的顧慮,玄策軍方才歷經年對北戰事,此番又初初平定叛亂,朕實是不忍見他們再上戰場,再做犧牲,和平可貴,誰的性命不是性命呢……”


  姜稚衣準備好的說辭像被卡在喉嚨底,剩下的話再說不出半句。


  “朕是你的皇伯伯,也是天下蒼生的父母,當初德清公主嫁去西邏和親十數年,便維系了兩邦和平十數年,若朕做了打破和平的罪人,實是無顏面對天下子女,可若朕就這麼把你送出去,也無顏面對你父親,無顏面對沈家,”興武帝揉著眉心疲憊道,“許是朕老了,無用了,思來想去竟無一雙全之法,稚衣向來聰慧,可能幫皇伯伯解憂?”


  ……當然是有雙全之法的,那便是不要讓她的皇伯伯開這個口做惡人,由她主動答應和親,識大體地為君分憂為國解難,讓她的皇伯伯不必遭受天下和臣民的非議。


  姜稚衣再次望向手心這盞變涼的茶,熱霧散去,天子的心意已經看得一清二楚。


  “罷了,皇伯伯再想想,你也幫皇伯伯想想,先回去吧。”興武帝擺了擺手。


  姜稚衣擱下茶盞,起身行禮,一言未發地退了下去。


  內殿裡,興武帝望著姜稚衣的背影,待人消失在宮廊盡頭,嘆息著搖了搖頭:“自小看到大的丫頭,朕又何嘗想她走這條路,可這是她自己選的路……”


  內侍替興武帝斟上一盞茶:“陛下也是左右為難,郡主回去後定會想明白陛下良苦用心。”


  “什麼良苦用心?”一道冷笑著的女聲忽然從殿外響起。


  內侍驚了一跳,剛想訓斥守門的侍衛,抬眼見是寶嘉公主,又看跟在後頭的侍衛滿臉為難,當即噤了聲。


  興武帝向侍衛揮手示意退下吧,抬眼看向寶嘉。


  寶嘉跨過門檻走進殿內:“父皇的良苦用心,就是拿她阿姊的前程,拿玄策軍的性命,拿德清公主的大義一起綁架她嗎?”


  “父皇的良苦用心,就是分明決定犧牲她,卻還要她主動向天下人陳詞表願,好堵住那些詬病您決議的悠悠眾口?”


  “父皇如此良苦用心,不知寧國公在天有靈,可會後悔當年拼死拱衛您回京!不知您午夜夢回可曾良心難安過!”


  興武帝面色鐵青地盯著寶嘉,胸膛起伏著咳嗽起來。內侍嚇得臉都白了,一面去拍撫興武帝的背脊,一面拼命給寶嘉使眼色。


  “……朕為天下人謀和平,惜邊關將士性命,何錯之有?何須良心難安?”


  寶嘉像聽見了什麼笑話:“您究竟是惜邊關將士性命,還是害怕您的將軍先退北羯,又平河東,若再定西邏,便要功高蓋主?河西分明有一戰之力,玄策軍從不怕戰,是您怕了,您怕這個仗一打,天下從此隻認沈氏,不再認您!”


  啪一聲瓷盞碎裂的響動,一隻茶盞砸到寶嘉腳邊。


  寶嘉緩緩低下頭,看著飛濺上裙擺的滾燙茶水,嘴唇輕輕打顫。


  內侍著急道:“陛下平叛傷勢未愈,公主殿下還請慎言——”


  興武帝一聲又一聲急喘著氣,拿手指著寶嘉:“……朕坐在這個位子上,有朕不得不做的事,當初朕防河東,河東果真反了,朕錯了嗎?若朕不防,你眼下可還有機會站在這裡教你的父皇做事?你既明白朕在防備河西,可敢說他沈氏不曾有過一分一毫的反心?若他沈氏當真問心無愧,不過一個未婚妻而已,讓來盡忠為國有何不可,他應下,回頭朕大可再賞賜他十個百個未婚妻!”


  寶嘉深吸一口氣,點了點頭。


  八年前她在這裡跪了天夜求父皇赦免李家,她的父皇也說——不過一個郎婿而已,朕給你換一個更好的就是了。


  她早該明白,在她的父皇眼裡,這世間所有情意都不值一提,所有愛人都可以被代替。


  “他們是否問心無愧,兒臣不知道,但總好過您根本沒有心……聽聞父皇如今夜夜驚夢,每每醒轉總以為叛軍在側,兒臣祝父皇當真能靠犧牲功臣之女,功臣之妻,換來您的高枕無憂!”


  黃昏,瑤光閣內,姜稚衣看著漏夜登門的沈家繼夫人,讓驚蟄給她上了一盞熱茶。


  過去姜稚衣隻知道,沈家繼夫人是原夫人元氏的親妹妹,大家都稱她為小元氏,以為或許這對姐妹相貌相似,元氏病逝後,沈節使便娶了她的妹妹為繼。


  直到在河西才曉得,小元氏當年一開始便知情姐姐誕下的是雙生子,姐姐病逝後,沈節使若不娶繼室,孩子便沒有娘,可若找了別家姑娘,唯恐雙生子秘密暴露,小元氏為了姐姐在天上安心,也為了姐姐留下的孩子,這便嫁進了沈家。


  然而直到沈節使戰死,小元氏都未有出。姜稚衣猜測可能因為小元氏本就不是來做沈家的夫人,而是來做沈家的盟友,也可能不論是小元氏,還是生前的沈節使都已經對生育此事心存陰影。


  小元氏接過熱茶,憂心忡忡:“依郡主看,聖上的心意可還有轉機?”


  姜稚衣緊抿著唇搖了搖頭。


  “宮裡也問過了妾身的意思,妾身不曾妄答,卻怕聖上已經派欽差去試探阿策,妾身擔心——”


  姜稚衣目光空洞地盯著窗外西北的方向:“夫人擔心他忤逆聖意。”


  小元氏閉了閉眼:“聖上試探阿策,無非想看他是否有二心,是將軍害了阿策……”


  姜稚衣一愣,目光從遠處收回:“夫人此話何意?”


  “如今此事全靠郡主決斷,妾身便將一切據實相告……其實將軍生前多年來的確一直在為謀反積蓄力量,聖上防備河西也是事出有因,可阿策是無辜的……”小元氏眼眶盈淚,“將軍對阿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做到自己做不到的事,我曾勸說將軍,孩子身世已經這麼苦了,哪怕見不得光,平安庸碌一生也好過刀山火海裡闖蕩,將軍卻說,這是他身為沈家子的使命。”


  姜稚衣臉色白了白。


  “將軍出事前那年年關回京,曾與妾身說,他越來越覺自己在戰場上力不從心,或許是他的心術用在了歪處,所以再也不能像從前那樣遊刃有餘,克敵制勝,妾身當時便越來越擔心身在邊關的那個孩子……將軍過去何等能徵善戰,浸淫仇恨多年,也會消耗己身至此,那在仇恨裡長大的那個孩子呢?”


  姜稚衣低下頭去,慢慢捂住了臉。


  死寂的屋內,姜稚衣和小元氏一同隱忍著淚沉默著。


  半晌過去,小元氏從袖中取出一封批命書:“還有一事先前也曾隱瞞郡主,阿策本不讓妾身告訴郡主,可時至今日……”


  姜稚衣抬起眼來,心下咯噔一聲:“這是……?”

暢銷精選

同桌兩年
同桌兩年 "我的高中同桌是個大帥哥。 但他有社交障礙,所以同桌兩年,他不曾和我講過一句話。 高三下期,為了不打擾他,我自行向老師提出換座位,便與他再沒了聯系。再重逢,是在盛華頂樓的辦公室裡。 推開門,他變成了我的頂頭上司,強硬霸道。"
沒錯,我就是那個白蓮花
沒錯,我就是那個白蓮花 對付漢子婊可能需要白蓮花來跟她碰一 碰了。我和周進在一起的第十八天他才 帶我到他朋友面前。
手撕抽象派室友
手撕抽象派室友 "舍友喜歡玩抽象。 我靠實力當選學生會主席,她說我往男人腿上一坐什麼都有了。 結果我被罵上學校論壇,她卻打著哈欠一臉無所謂。"
被當成小三後,我手撕渣男賤女
被當成小三後,我手撕渣男賤女 "結婚七年,老公養在外面的情人帶人跑上門指責我是小三。 「這就是那個小三的家!這裡裝修得這麼豪華,肯定花的都是我老公的錢!」 他們把我家砸了,弄得滿地狼藉。 老公卻用離婚威脅我放過那些人。 「公司現在是我在管理,你現在隻是一個家庭主婦還生了孩子,離了婚你還有什麼可以依靠的?」 看來,去父留子的計劃也是時候提上日程了。"
攬她入懷中
攬她入懷中 「五百萬——」眼前的貴婦人將一張支票拍在桌上,「—— 嫁給我兒子。」我伸向支票的手一頓,「您說什麼?嫁...... 嫁給陸總?!」 「對!餘錦他肯定暗戀你!」
我的弟弟是頂流
我的弟弟是頂流 "我弟林洲是娛樂圈當紅頂流。 外界對他的評價是陽光、開朗,性格溫和。"
不負共白頭
不負共白頭 京城的人都誇我好福氣,狀元郎沈言對我一往情深,不離不 棄。可我完成攻略任務,為他留在這個世界後,他轉頭娶了 公主做平妻。
愛情不能重開
愛情不能重開 我與相愛多年的男人終於生下一個女兒可他卻 在女兒病危之際出軌公司秘書,他匆匆趕到...
設置
  • 主題模式
  • 字體大小
  • 20
  • 字體樣式
  • 雅黑
  • 宋體
  • 楷書